3、建筑行業工業產業化和現代化趨勢提速:
我國建筑行業通過應用裝配式建筑、鋼結構、預制件等先進技術,提高了工業化水平。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328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908個省級產業基地,預制混凝土構配件生產線超過2500條,鋼結構構件生產線超過2600條。同時,上游建筑材料和設計研發企業也不斷成熟發展,為建筑施工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服務。
2021年,全國新開工的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了7.4億平方米,較2020年增長了18%,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24.5%。住建部頒布了《“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重要任務。預計到2035年,裝配式建筑將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
裝配式建筑主要包括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兩種類型。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產能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蘇、山東、江西等地,其中湖南的占比最高。而裝配式鋼結構的產能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山東、浙江等地,其中江蘇省占比最高。
4、建筑行業數字化趨勢不可逆轉
BIM+CIM+GIS是構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信息系統。在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方面,BIM技術扮演著重要的支撐角色,并且全球建筑界廣泛認同BIM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國內對BIM和CIM的理解是這樣的:BIM是指單體建筑模型,而CIM則是指整個城市的信息模型,可以說BIM是CIM的組成部分。當然,光有BIM還不夠,還需要引入GIS技術。GIS需要提供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首先是提供二維和三維一體化的底層基礎設施和統一坐標系統;其次是提供各個BIM單體之間的連接網絡管理能力;第三是提供管理和空間分析能力;最后是具備大規模建筑群數據管理的能力。只有通過這些能力的提供,BIM+CIM+GIS才能夠共同構建起未來智慧城市建設所需的底層信息基礎。
5、智能建造:建筑業科技升級的必經之路
智能建造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可以降低行業的人工成本并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降低建筑制造的成本。為了適應行業發展和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個部門發布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重要政策。在推進智能建造方面,我們應該關注以下三個重點內容:建立工程建造信息模型(EIM)、數字化協同設計和機器人施工。為了支持智能建造,我們需要進行基礎工作,包括開發三維圖形描述和圖形引擎的平臺,以及開發建筑的三維空間描述和真實感表達的系列軟件。智能建造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機器人在現場承擔大量的施工任務,這將徹底改變建筑業的工作方式,逐漸實現施工現場的人員減少甚至無人化。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