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近日發布了《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首個明確提出“數字文化產業”概念的政策文件,對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該意見提出要引導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明確了著力發展的重點領域,要求建設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生態體系。
以下為文件全文。
文化部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
文產發〔2017〕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電視局,各計劃單列市文化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屬單位,國家文物局:
數字文化產業以文化創意內容為核心,依托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呈現技術更迭快、生產數字化、傳播網絡化、消費個性化等特點,有利于培育新供給、促進新消費。當前,數字文化產業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深入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現就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原創能力建設,推進文化創業創新,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數字文化消費需求,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增強中華文化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導向,提升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充分發掘優秀文化資源,提高數字文化產業品質內涵,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
創新驅動,優化供給。堅持自主創新,加強內容原創和技術研發,培育發展新動力,構建產業新體系,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內容、技術、模式和業態創新,提供有效優質供給,促進文化消費。
開放發展,跨界融合。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加快與相關產業的多向深度融合,走開放式創新和國際化發展道路,不斷提高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