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繼續推進區域性農村金融改革試點
我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在創新農村金融組織、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創新金融產品、盤活農村產權、創新風險分擔機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5年年末,國務院認定的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涵蓋至6個省、142個縣市區。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和相關地方政府繼續按照風險可控、分步有序推進的原則,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地區分類開展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為全國深化金融改革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經驗,著力推進貧困地區、革命老區金融創新發展。
。ㄋ模┩晟妻r村金融基礎設施
一是加強貧困地區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動結算賬戶、支付工具、支付清算網絡的應用;繼續鞏固助農取款服務在貧困地區鄉村的覆蓋面,促進服務點資源高效利用;鼓勵探索利用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等新興電子支付方式開發貧困地區支付服務市場;支持拓寬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受理金融機構范圍。二是加強貧困地區信用體系建設。探索農戶基礎信用信息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的共享和對接,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探索建立針對貧困戶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完善電子信用檔案。同時,深入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的評定與創建,為金融支持扶貧開發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ㄎ澹┙⒔∪鹑诜鲐氾L險分散機制
在貧困地區建立完善的金融風險分散機制,有利于調動金融機構參與支持扶貧開發的積極性,同時實現金融精準扶貧的可持續發展。一是要發揮存款保險制度積極作用,維護貧困地區金融穩定,保護貧困地區存款人權益。二是要健全農村擔保體系。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5]43號)要求,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以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為導向的政策扶持體系。三是創新精準扶貧保險產品和服務。不斷擴大農業保險密度和深度,通過財政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特色農產品價格保險,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一定保費補貼。改進和推廣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為貧困戶融資提供增信支持。四是優化貧困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轉變金融發展理念,減少對金融微觀活動的干預,尊重金融機構的經營自主權。加強地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維護司法公正,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加大力度打擊非法集資、非法經營證券業務等違法違規金融活動,維護地方金融秩序。同時,開展金融消費者教育活動,提高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知識素養和風險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