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托體制改革和政策優化,創造制度優勢
體制改革和政策優化的重點是通過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形成有利于創新的體制環境;發揮貿易政策增進要素質量改進效應、市場拓展效應、技術進步效應、競爭效應,著重培植以產品質量、技術、服務和品牌為核心的新型競爭優勢;以構建完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法律、政策體系為抓手,著力培育新型貿易方式;通過進行雙邊和區域貿易協定,不斷為我國產品出口開拓新市場;通過運用戰略性貿易政策,發揮利潤轉移效應和進口保護、出口促進效應,提高企業的規模經濟水平,降低出口產品成本,提升出口競爭力;通過適度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促使國內企業在競爭中不斷提升自身經營管理能力,改進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競爭力;通過總結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創造的經驗,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攻堅的步伐,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進程。
五、跟蹤國際經貿規則變遷趨勢,主動參與規則制定
2008年金融危機后,盡管在少數國家出現了投資保護主義傾向,但謀求打破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呼聲和行動才是主流,由此也引發了新一輪全球經貿規則的變遷。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正積極謀求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掌握國際經濟規則制定的制高點和控制權,一方面通過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協定(TTIP)談判,推動大區域的貿易、投資自由化,通過服務貿易協定(TISA)談判,推動全球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引領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全球化秩序安排;另一方面,通過簽訂高水平的雙邊投資協定,促進投資自由化,主導國際投資規則安排。
國際經貿規則的變遷趨勢顯示,不僅涉及關境規則,而且越來越多地觸及關境后規則,如國內競爭政策、環境保護政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外匯和國際收支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等。這將對我國出口活動產生深刻影響。面對全球經貿規則的新變化,我國不能只是一味被動接受、簡單遵從,只有把握全球經貿規則變遷的趨勢,主動積極參與全球經貿規則的制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國的貿易利益,形成互利共贏的國際貿易格局,為提升我國出口競爭力、打造外貿新優勢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六、確立“大貿易觀”,全方位提升國際競爭力
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我國已經由世界經濟舞臺的邊緣步入世界經濟中心,在成長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同時,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勞務輸出、對外投資活動日趨活躍,正成為全面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經濟大國。因此,在培養國際貿易競爭新優勢中,還必須確立“大貿易觀”,從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和對外投資多角度、全方位提升貿易競爭力。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