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要求大力調整外貿結構,全面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水平,努力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格局,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完善對外貿易政策體系,加快提升對外貿易國際競爭力,最終實現五個轉變:一是出口由貨物為主向貨物、服務、技術、資本輸出相結合轉變;二是競爭優勢由價格優勢為主向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三是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轉變;四是營商環境由政策引導為主向制度規范和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轉變;五是全球經濟治理地位由遵守、適應國際經貿規則為主向主動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訂轉變。《意見》確定了提升我國貿易國際競爭力、培育對外貿易新優勢的目標和舉措。
傳統競爭優勢削弱
外貿增速回落到個位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抓住全球制造業大轉移的機遇,制定優惠政策,大膽吸收外商投資,承接東亞、歐美轉移出來的生產能力,發展加工貿易,有力推動了工業化進程,成功加入全球生產網絡體系之中,成為世界制造中心。同時,不斷增加勞動力、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投入,通過粗放型的經濟擴張拉動經濟增長,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主要依賴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和價格優勢擴大貨物出口,對外貿易取得超常規增長,形成了外需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對外貿易的擴張拓展了資源配置空間,增加了就業機會,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如今,中國外貿條件發生了顯著變化,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總需求不振,大規模國際產業轉移明顯放緩,世界科技和產業革命孕育新突破,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內要素成本全面高企,主要生產要素供求關系改變,政策優惠空間縮小。雖然外貿傳統優勢仍然存在,但優勢正逐步削弱,對外貿易已從兩位數的增速回落到個位數。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