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原本是石油巨頭的中心優勢,但現在意識到了技術業務的錯誤,專業服務公司、“迷你巨頭”、“代表團隊”反而受益。哈里頓公司總裁大衛皮革對此感到滿意。“技術專利和RD業務已經從石油巨頭完全轉型為專業服務公司。和過去不同,我們是創新的發源地!”但專業服務公司的財務指標不及石油巨頭,長期來看投資力度相對較弱。石油行業的這種趨勢類似于汽車業將技術和創新外包給“一流”的供應商,后者的財務實力往往不如底特律的汽車制造商。
對于對抗風險的小型石油公司來說,技術轉讓是福音。特別是在行業合并浪潮之后,石油巨頭非常抵制新技術的嘗試。因為要尋找新的替代油田,需要開發長期的、超大型的項目。雪鐵龍副總經理彼得·羅伯遜表示,“建設周期長,在投資巨大項目中自由嘗試新技術”的風險太大。阿帕契公司總裁史蒂夫·法里斯的態度正好相反。“讓我們問問專業服務公司吧。“你們能提供什么樣的技術?“那么,付錢吧。”紡錘嶺的創新精神似乎被繼承了。
另外,國有石油公司繞開石油巨頭,接觸先進的現代技術,對石油巨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沙特阿美是一家比較成熟的國有石油公司,可以直接從專業服務公司購買技術,但其他很多公司會向印度人求助。阿達科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哈克特表示,阿達科市值將達到200億美元,年資本預算為30億美元,足以挑戰石油巨頭。他說:“總的來說,我們無法與埃克森美孚抗衡,但有幾個國家可以打敗它。”除了快速決策和技術優勢外,他還認為能源民族主義也是西方小石油公司現在可以利用的優勢。“我們沒有威脅,也沒有七姐妹的歷史負擔。當地人有時甚至不知道我們是美國公司。”
石油巨頭能否恢復技術創新優勢還沒有得到討論。埃克森美孚目前正在努力。公司認為技術是發現未來油田的關鍵,每年投資約6億美元的上游研發,超過了其他競爭對手。當然,利用技術提煉更復雜的油氣產品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只有在石油替代燃料方面進行創新,才能真正解決石油帶來的新的地緣政治和環境問題。
現在發出了一些積極的信號。其他大型石油公司仿效埃克森美孚,利用加拿大焦油砂和委內瑞拉殼牌油提取污染嚴重的燃料,從甘蔗和玉米中提取乙醇等清潔燃料,將這些替代燃料混合到用傳統方法提取的石油中,制成可利用的汽油對一直堅守石油主導地位的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破壞了推動替代燃料發展的一切努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前的主要石油勘探公司變成了汽車燃料的“生產者”。
如果這能促進清潔替代燃料的迅速發展,也許是件好事。但是石油巨頭們一定意識到,這將便利他們今后更長時間掠奪世界剩余石油儲備,使世界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變得更加困難。正如杰里米·萊格特在德國農場研討會上指出的那樣,除非制定促進清潔燃料而不是污染燃料發展的公共政策,否則平衡將從生物燃料向以焦油砂為代表的碳密集型燃料傾斜。無論如何,石油巨頭向燃料制造商的轉型在短時間內降低了汽油枯竭的可能性,進一步駁斥了石油峰值理論。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