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2021年初的汽車產業芯片危機,則顯示出自主可控產業鏈建設的重要性,因此,政府工作報告認為,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應“加快研發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平臺及軟硬件系統、線控底盤和智能終端等關鍵部件”,就是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自主性的預期。
2、新基建:智能網聯交通基建需與智慧城市同步發展
“加快5G網絡規;渴,,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
推廣公路智能管理、交通信號聯動、公交優先通行控制……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
和新能源汽車一樣,配套基礎設施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來說也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走的是車路協同路線,非其他國家的單車智能路線,因此車聯網的正常運行對于路側的感知設備以及5G等通信網絡非常依賴。
這樣的汽車智能化路線,決定了中國在十四五期間的智能網聯發展重點將是加大基礎設施智能化的改造。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建設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設施融合的交通感知體系。否則,在基建配套完備之前,即便是車廠投入研發,造出的車也難以上路正常使用。
雖然包括充電樁和路側設備在內的交通新基建概念早在2020年初就已經提出,但一方面,由于2020年下半年經濟恢復重心主要在基礎民生及服務業領域,另一方面,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而五年計劃中的收官年很少有大動作。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9%,為近年來的最低值。因此,交通新基建的增長空間在2020年可以說并沒有得到完全的釋放。
而在十四五開始之后,新基建將會在政府驅動下發力。在兩會之后的幾個月時間內,各地方關于新基建的政策可能將會出臺,大規模的部署和建設亦將鋪開,屆時,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將會得到大力推動,等到智能網聯汽車的滲透率和交通新基站的覆蓋率達到一定節點閾值之后,基于車聯網的應用生態(例如社會熱議的自動駕駛),就會如同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手機應用生態一樣爆發。
結語:兩化浪潮,未來可期
很少有一個行業,可以像現在的汽車產業一樣,能夠成為傳統能源巨頭與前沿的互聯網新貴共同關注的領域。
在能源行業眼里,新能源汽車是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推手,是實現“3060”目標的重要途徑。而在互聯網行業看來,智能網聯汽車的機械屬性正不斷弱化,轉而向著一個類似于智能手機的移動終端的方向發展(這實際上也正是特斯拉等電動車企并不遵循傳統車廠估值模型的原因之一),在5G網絡的新時代中開啟一波堪比移動互聯網的機遇與浪潮。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