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發展新時代,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優化能源結構,實現清潔低碳發展,是推動我國能源革命的本質要求,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裝機規模和技術水平全球領先,尤其是光伏和風電的發展成績斐然。我國光伏發電不僅在市場應用方面全球領先,在產品供應端更具完備產業鏈和國際競爭力。
目前,國內光伏技術的快速迭代使光伏發電成本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降低,10年內組件價格和系統成本均下降了90%以上。在技術進步驅動下,未來光伏發電成本還將快速下降,全球光伏發電仍然有大幅降本的空間,這意味著光伏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平價已無懸念,有潛力成為最具競爭力的能源利用形式,進而憑借其經濟性、環保性與資源充足性擴大份額成為人類的支柱性能源。
為了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建議如下:
一、設置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本世紀以來,中國企業引領全球光伏、風電產業技術創新,成本快速下降。尤其是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取得全球技術領導地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內光伏發電和風電已初步實現平價上網,發電成本還將持續下降,在“十四五”期間將大幅低于燃煤發電成本。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已顯示出承擔能源重任的能力,將推動能源結構加速轉型。
要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的“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力爭達到50%”目標,也要求這一指標在2025年達40%以上。由于水電和生物質發電受資源限制,核電建設周期長,實現“十四五”能源高質量發展需主要依靠光伏發電和風電加快發展。
二、給予“光伏+儲能”、BIPV、離微網等先進技術應用模式扶持政策支持,促進光伏與多種能源、多種場景結合發展
我國光伏發電已基本實現了用戶側的平價上網,發電側的平價上網也即將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現。進入到“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將不再需要國家補貼,可依靠自身的經濟性市場化發展。但從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電能輸出質量、降低綜合發用電成本角度考慮,光伏發電與儲能、風電、水電、光熱等多種能源的結合協調互補,以及光伏發電在與建筑物一體化(BIPV)、離微網等新場景的發展將是光伏發電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光伏發電應用技術水平的必然需求和趨勢。
因此建議可借鑒歐美國家政策,對我國光儲結合系統、與建筑物結合的光伏產品,以及離微網等特定場景的應用給予政策支持。比如,對于光儲結合系統的應用,建議初期給予初裝補貼、稅收抵免等方式激勵市場啟動,后期隨著成本下降可逐步削減補貼標準,并適時引入競價機制促進成本下降;對于建筑一體化產品的應用,借鑒美國加州等關于屋頂光伏的規定,對新建建筑物提出明確的綠色要求,對存量建筑物鼓勵通過改造實現建筑物與綠色發電系統的結合。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