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收官之年,風電、光伏進入平價上網“沖刺期”,競價搶裝日趨激烈。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原有節奏,讓本就處于緊張階段的新能源產業面臨更多挑戰。項目施工受限、材料供應受阻、人員配備短缺……留給企業的時間不多了。
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疫情沖擊卻也客觀存在。兩會期間,這一現象引發多位代表委員關注,并集中呼吁延長2019年風電、光伏競價并網期限。該建議是否具備可操作性?除政策支持,企業如何自主爭取轉為危機?平價上網在即,行業如何克服困難、實現突破?
疫情打亂項目建設、并網節奏
“一季度,國內光伏電站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目前,大部分光伏電站建設逐步復工,但受到人工緊缺、項目業主管控等影響,復產進度緩慢。項目開工率遠不及預期,3月下旬僅在35%左右,4月中旬約為65%,很多項目難以如期并網。”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坦言。
南存輝進一步稱,2019年,我國光伏競價項目規?傆22.8GW,約有13GW規模結轉到2020年。根據2019年光伏發電管理辦法要求,對逾期未建成并網項目,每逾期一個季度并網電價補貼降低0.01元/千瓦時;在申報投產所在季度后兩個季度內仍未建成并網的,取消項目補貼資格。若不能在6月30日前并網,企業將失去省補和國補資格。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國內市場雖基本安全通過疫情大考,但因疫情導致企業復工時間延遲、用工人員緊缺、原輔材料供應緊張,行業產能利用率整體下滑。加上海外疫情的不確定性,市場真正復蘇還需等待。“疫情攪亂了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節奏,對擬建、在建項目申報并網造成不同程度的沖擊。”
風電行業也存在類似情況。全國政協委員、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告訴記者,平價上網節點逼近,疫情這道“加試題”對產業鏈供給、風電場建設造成不小沖擊。產業鏈關鍵零部件材料供應延期,疊加交通物流不暢,項目整體進度延緩!罢谶\營的風電項目全年發電量減少,導致全年并網保電價計劃無法完成。此外在停工期間,企業仍需支付大量人工薪酬,成本大幅增加!
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智慧董事長張傳衛表示,建議國家適當延長風電項目并網時限要求,陸上風電延期至少6個月,海上風電延期至少12個月,保障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記者了解到,盡管企業紛紛加快復工復產,疫情給新能源產業帶來的影響卻仍未完全消除。
延期并網有據可依、有可行性
結合現實情況,多位代表委員集中提出“延期并網”申請。建議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并盡快發布延期政策,給予行業必要的時間窗口。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