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氫氣儲運技術及運用方面,我國目前已研制出87.5MPa鋼質碳纖維纏繞高壓大容器儲氫容器,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鋼帶錯繞結構固定式高壓儲氫設備。此外,在固態/高壓復合儲氫技術的研究方面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我國復合儲氫系統的儲氫壓力已達90MPa,目前該技術僅適用于固定式儲氫方式。
我國燃料電池關鍵部件及核心材料自主化進步明顯。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開發了CCM陰陽極雙面直接涂布技術,膜電極一體化成型技術,膜電極自動化快速封裝技術,建成目前國內產能最大的自動自主化CCM生產線,年產能達30萬平方米,良品率達到99.9%,一致性良好,可滿足5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的膜電極需求。廣東濟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第1家量產催化劑的企業,年產能達到兩噸。在氣體擴散層方面,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能可達10萬平方米,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源動力公司攻克了復合膜基催化劑涂層膜電極技術,膜電極壽命達到1萬小時。
在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自主化方面,我國也取得明顯進步。2019年5月,新源動力研發的6款燃料電池新產品正式上市銷售,耐久性突破5000小時。2020年8月,上海捷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全新一代車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PROME M3H,完全自主設計開發,雙極板和膜電極等核心部件,以及58個一級零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自主化程度和國產化率均達到100%。捷氫科技燃料電池電堆功率高達130千瓦,電燈功率密度達到3.8千瓦/升,擁有1萬小時的超長耐久性,可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的全功率驅動。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已逐步完善了國產化燃料電池核心電堆的半自動化和質子交換膜自動化的生產工藝。雄韜股份武漢基地和大同基地各建設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生產線一條,年產能達1萬套,可生產45千瓦,60千瓦,125千瓦發動機系統。東方電氣2010年啟動燃料電池研發,掌握了膜電極,電堆,系統集成,測試設備的關鍵核心技術,申請專利100余項。
我國已初步構建了全產業鏈的車用氫能技術標準體系。截止2020年8月,累計發布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95項,在研國家標準6項,其中,氫能基礎設施標準48項,燃料電池國家標準17項,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標準17項,氫能其他應用相關標準19項,固態儲氫標準2項,液態儲氫方面在研標準兩項已報批,將于近期正式發布。
從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之外,一些行業協會和標準化機構也積極制定車用氫能相關團體標準。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