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20年,光伏產業既有期盼,也有焦慮。盡管光伏市場較往年確實有所下降,但仍然有較大的市場空間,業內預測,2020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將出現恢復式增長,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約40吉瓦。
與此同時,2020年光伏市場政策如何、總體規劃規模是多少、補貼怎么下發、棄光限電怎么解決……這些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也是行業不得不面對的。
風電 “穩”字當頭
2019年,風電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穩”字。
在即將到來的陸上風電平價節點和海上風電競價節點上,今年風電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裝機規模穩步擴大,分散式風電與海上風電開發有效拓寬風電的利用空間,棄風狀況繼續好轉。
風電裝機容量繼續平穩增長,今年1-9月全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1308萬千瓦,同比增長3.7%,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98億千瓦。全國風電發電量2914億千瓦時,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1519小時,整體增長態勢平穩有序。
其中,海上風電的突破發展表現不俗,風電企業海上爭風驟起:三峽集團在廣東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首批機組正式并網發電、中國華電集團在福建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開工、大唐集團首個自主開發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主體施工全部完成……數據顯示,今年1-9月,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為106萬千瓦。
與此同時,全國棄風電量和棄風率持續“雙降”。今年1-9月,全國棄風電量128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4億千瓦時,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95.8%,平均棄風率4.2%,棄風率同比下降3.5%。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當前,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進入到邁向平價上網的關鍵過渡期!皹I界應當繼續穩扎穩打,圍繞提質增效,做好技術與管理創新,推動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光熱 表現可圈可點
2019年,尚處于培育期的光熱產業表現不俗,其中以2018年年底并網發電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熱示范項目尤為亮眼,該電站自2019年10月1日正式進入發電量考核期,11月月度發電量達成率已接近100%,充分驗證了自主研發的光熱發電技術的先進性和國產設備的可靠性(該電站95%以上采用了國產設備)。
與此同時,中電建青海共和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接連成功并網發電,希臘MINOS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多邊合作協議成功簽署……我國光熱產業的發展蹄疾步穩。
但也應該看到,與光熱發電技術成熟、商業化運營多年的美國、歐洲相比,我國在此領域起步較晚,正處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創新階段。同時,由于我國光熱發電產業剛剛起步,遠沒有達到經濟規模,致使光熱發電的邊際成本較高;光熱發電項目都集中在西部地區,當地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較低,光熱發電對電價補貼的依賴程度較高。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