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首次寫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風光競價政策相繼落地、核安全法規標準加快修訂、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出臺……
2019年,我國新能源行業進入產業政策調整期,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能源結構持續優化:核電重新啟動迎來復蘇,風電、光伏等領域逐步走向成熟,光熱、儲能發展更加理性,“氫能熱”驟然興起。整體而言,新能源行業依然保持平穩發展、穩中有進的態勢。
核電 “解凍”迎復蘇
2019年,沉寂數年的核電產業開始“解凍”。
臺山核電廠1、2號機組獲得運行許可證;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昌江核電二期項目等項目獲得重新啟動……核電產業在結束3年多“零核準”的困局后,2019 年成為復蘇之年。
核電重啟背后是廣闊的市場。2018年我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約19億千瓦,核電占2.5%,發電量占比達3.7%。根據國際主要能源機構預測,到2035年國際發電量平均增速為2.2%-2.3%。我國發電量增速較高,如按3%來預測,到2035年可能達到28億-30億千瓦總裝機容量。
雖然市場巨大,但安全始終是高懸于核電發展之上的關鍵前提和絕對底線。業內人士認為,不論技術如何發展,核安全都是不能掉以輕心的挑戰。
“多年的核安全監管歷程和國際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核安全與核能發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副司長巢哲雄說。
為此,今年9月3日,我國政府首次發布《中國核安全白皮書》,全面分享了中國核安全監管理念和實踐,有效回應了社會公眾對核安全的關切,展示出我國倡導構建核安全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
與此同時,《核安全法》的頒布為實現核能利用的持久安全和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目前,核安全法規標準頂層設計日趨完善,修訂工作大幅加快。
光伏 表現有點“冷”
相比2018年的44吉瓦、2017年的54吉瓦,2019年光伏行業表現似乎有點“冷”。
由于今年光伏政策討論時間較長,項目建設時間不足、前期和準備工作不夠、資金落實等造成進程較申報預期時間延遲等原因,今年光伏最大的變化是,一改往年新增裝機同比增長態勢,呈現同比下降趨勢。今年1-10月,光伏累計裝機規模1.92億千瓦,新增裝機規模1761萬千瓦,同比減少51%。
“2019年可以說是光伏行業的平價元年。在光伏發電走向平價時代時,光伏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也在發生轉變,正在加速從政策驅動型轉變為市場驅動型。”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高紀凡看來,即使平價上網時代全面到來,光伏的市場規模也不太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還會處于一個穩步增長的態勢。“2019年,由于各種原因的,國內全年裝機量不及預期。這種現象是合理的。”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