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北京出臺新政,規定“商業、辦公類項目限購,新建、在售項目禁止向個人出售”。隨后,“商住房”成交量大幅下降。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017年的新政出臺了最為嚴格的商辦限購政策,對北京樓市之前過熱的商辦市場打擊非常明顯。兩年過去,北京的商住市場成交冷清,價格也下跌超過40%。
買房人發現
有人虧130萬元賣房?
2019農歷新年后,王陽就開始了漫長的看房之旅。他手里的錢有限,又不甘心買個小戶型,有朋友建議,可以看看商住房,“單價低、總價低”。
簡單地說,商住房就是本應用于開發寫字樓或者商鋪的地塊,但開發商卻做成了住宅。如今北京市場上大部分商住房不通燃氣,還是商業水電,但也有少數商住房是民水民電。曾經因為不限購、價格又相對偏低,商住房一度在北京住房市場上相當活躍。
“550萬買的房子,420萬賣?”王陽有些不敢相信,得到中介肯定的答復后,王陽有些動心了。按照王陽的介紹,這是一套位于北京亦莊比較有名的商住房,120平方米,均價僅35000元。
王陽是個行動派,看房之后,他意識到,商住房較兩年前的價格已經低了不少,確實可以作為購房的考慮了,“虧著賣的還不少”。
實際上,不僅是商住房交易市場出現了明顯的降溫,土地市場商辦類也出現了明顯的退燒:商辦限購后出讓的數宗商辦地塊,溢價率明顯下調,特別是最近,歷史多年未出現的流標現象再次出現。張大偉說,限購前商辦土地平均溢價率115%,而最近一年溢價率只有5.7%,“多宗流標”。
商住房房主
曾拒絕賣房如今后悔不已
和王陽不同的是,2016年初,馬東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套類似的LOFT小戶型商住,但現在卻“賣不掉了”。“我買的時候每平方米54000元,首付了100萬,貸款差不多150萬”。
“我當時就想只要房價過7萬每平方米,我就把這房子賣了”。但很快限購令來了,馬東一下子蒙了,他不停打電話咨詢中介以及對房地產市場有研究的朋友。
幾十個電話之后,馬東都要后悔死了,“每平方米65000元的時候,有朋友建議我出手,但我覺得房價還會漲,就拒絕了他的提議”。之后的兩個月,馬東依舊每天關注商住房的價格以及成交量,但看完心里就很堵,“幾乎沒有成交,房價也開始下跌”。
他也曾試著把房子掛到網上,房價從每平方米6萬一路降到5.2萬元的成本價,但幾乎無人問津。
限購令影響
開全國對商住房限購先河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