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信部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了《關于節能新能源車船享受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節能汽車減半征收車船稅,免征新能源汽車的車船稅。
這項政策無疑利好汽車產業發展,且相比以往的減免措施,此項政策在產業調結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出臺,既貫徹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總體方針,又體現了非“一刀切”的普惠思路。分析《通知》內容可以看出,總體上,認定純電動汽車獲利補貼資格的要求比較簡單,但節能汽車的審核標準相對復雜。
優化汽車產業結構的新舉措
多年來,我國經濟取得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但是增長的質量并不高,低端產品居多,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產品還較少。以消耗大量資源為主的發展模式不可長久持續,我國經濟結構亟待優化,同樣的,汽車產業結構也亟需調整。
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之一,已經開始轉型升級。近年來,自主品牌不再局限于生產A0級、A級產品,吉利汽車的博瑞、廣汽集團的傳祺等自主產品不斷向上突破,成功擠入B級車市場。
發展汽車產業的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巨大的環保壓力。為了扭轉不利局面,前不久,國務院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防控PM2.5。在全國不少地區,汽車排放的尾氣污染物是PM2.5的重要來源,鼓勵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
事實上,為了鼓勵消費者購買小排量汽車,我國曾實施減免小排量車購置稅政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國對購置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按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1.6L及以下排量車型價格越高享受的購置稅減免越多,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節能汽車的銷量,并影響了車企的研發布局。據了解,2017年出臺的減免車輛購置稅政策激發了一大批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投放市場,以往1.8L排量的車型紛紛以1.5T的新身份重新亮相。
2018年,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免政策沒有繼續實施,1.6L及以下排量車型銷量也隨之急速下降。有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1L~1.6L車型銷量增長率為-54%,這不利于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完成,也不符合我國汽車產業政策導向,有必要出臺新措施鼓勵消費者購買1.6L及以下排量車型,來扭轉這一市場不斷下滑的局面。車船稅減免政策的出臺將會接棒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繼續推進節能汽車的發展。同時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船稅,也會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更大利好。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康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此次出臺的減免車船稅政策體現了很鮮明的經濟結構優化傾向,有別于普惠制措施,用經濟手段和經濟杠桿配合貫徹我國的產業政策和技術經濟政策。”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