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明確支持國有汽車企業與民營汽車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強聯合,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車企業集團。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開展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聯合研發產品,共同組織生產,提升產業集中度。
5月以來,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各項政策密集出臺。從《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到工信部陸續發布的撤銷2201款新能源車型免購置稅公告,以及2016年與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補貼清算的通知,背后都在折射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調控正在逐步收緊。
事實上,在補貼即將全面退坡以及“雙積分”政策正式開始實施的驅動下,各大車企都在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發展上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壓力。從吉利、上汽、比亞迪等多家企業最近或即將上市的新能源汽車來看,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產品整體品質、續航上都有著大幅的提升,但價格都已做到與傳統燃油汽車車非常接近,極具競爭力。
當然,這是從側面反映了,如今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從政策導向逐步邁向市場導向。有分析指出,相關健全政策的持續推出,更是說明政府繼續推動新能源車發展決心的同時,更為看重的是產品質量。
調控逐漸趨緊
據國家發改委稱,《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將于今年內公布實施。目前雖然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但是,已經引發了汽車行業震動。
此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明確支持國有汽車企業與民營汽車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強聯合,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車企業集團。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開展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聯合研發產品,共同組織生產,提升產業集中度。另外,除對汽車產業投資的“管理權限”進行了明確界定,國家發改委有意向把汽車產業投資項目的管理權限下放到地方省政府之外,也對燃油汽車、純電動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投資項目提出了相應投資要求外,還對“股權投資導向”進行了明確規定。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份征求意見稿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明示所有車企,不管新能源汽車時代何時到來,車企都要對傳統燃油車的產能進行轉換!墩髑笠庖姼濉泛w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多個領域,涉及汽車產業的投資、監管等多個方面,特別是禁止新建燃油汽車企業,控制乘用車和商用車類別生產能力,防止產能擴張無序,這些都體現了政策的一慣性嚴格。
此外,為了防止出現“僵尸車型”等情況,工信部對免購置稅資格的新能源車型名單實行動態管理,如果新能源車型在一定時期內沒有產量,將撤銷免征購置稅的資格。根據5月22日,工信部發布撤銷《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車型名單顯示,有1882款新能源車從免購置稅目錄中撤銷,其中,新能源乘用車方面,北汽、比亞迪、江淮、東風等24家車企的100個車型被撤銷。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工信部連續兩次發布撤銷公告,足以說明國家對新能源車行業的重視,免購置稅優惠政策將在2020年底全線退出,這對車企來說,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