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面推進,能源轉型步伐加快,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目前,在推進能源革命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促進天然氣發展在相當長時期內應成為中國能源轉型的戰略選擇,同時面臨新要求、新挑戰。
形勢:世界天然氣需求增速明顯回落,國際天然氣市場供應寬松
2017年初以來,世界經濟延續了2016年底的復蘇態勢,增長好于預期,經濟復蘇終于變得“普遍而穩固”,但依然面臨貿易保護主義、美聯儲加息及政策不穩定等風險和不確定因素。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成效, GDP同比增長6.9%,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
在歐佩克限產與美國頁巖油增產等因素的作用下,2017年上半年國際能源市場繼續呈供應寬松態勢,國際油價溫和復蘇,呈中低價位運行。目前WTI徘徊于45~50美元/桶,Brent震蕩于50美元/桶。同時,中國能源需求增速明顯回升,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比去年底提高0.3個百分點,達到20%。
近年來,世界天然氣需求增速明顯回落,國際天然氣市場供應寬松,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跌。統計顯示,美國氣價(Henry Hub)下跌了30%以上,目前震蕩于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日本LNG進口到岸價跌幅約超過50%,目前徘徊于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低廉的價格極大刺激了LNG國際貿易,貿易方式更加靈活,短期、中短期小合同及現貨貿易快速發展。統計顯示,2017年1~6月,國際LNG貿易量同比增長了9%,其中現貨貿易量增長了24%,均創歷史水平。隨著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及東非等LNG項目不斷投產,未來3~5年或更長時期有望迎來世界LNG發展黃金時期,國際LNG價格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繼續下行趨勢。這為中國充分利用境外豐富而廉價的天然氣資源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
中國天然氣發展:呈現產消兩旺發展新形勢
2017年以來,在經歷了3年相對低速增長后,中國天然氣發展呈現產消兩旺的發展新形勢。隨著國際油價溫和復蘇和國內經濟形勢好轉,能源需求增速明顯回升,“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煤改氣等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加上廉價的進口LNG,以及煤炭價格上漲,供氣和用氣的經濟性有所提高,天然氣生產和消費明顯回升。據統計,2017年1~6月,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回升,天然氣(含非常規)產量74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1%;天然氣消費量1146億立方米,增長15.2%;天然氣進口41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6.2%,其中LNG進口1592萬噸,同比增長38%,創歷史新高。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