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查戰略性結構調整成效初顯,資源環境結構持續優化。主要表現在:地質勘查投入繼續下滑,降幅明顯收窄;資源環境投入一降一升,地質勘查結構持續優化;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礦產勘查空間和投入不斷減少;礦種勘查投入繼續分化,戰略新興礦產和非常規能源關注度持續上升。
總體判斷,2017全年地質勘查投入將延續2016年下行調整趨勢,但降幅將明顯收窄,預計全年投入下降10%左右。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環境型地質勘查工作將進一步拓展。
為保障地質勘查工作健康發展,建議加大地質勘查綠色轉型力度;加快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加強深部礦產資源勘查技術攻關;主動推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球化進程。
2017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結構在調整中優化,動能在轉型中升級,發展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經濟穩中向好的步伐更加穩健。
這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經濟運行呈現增速回升、物價穩定、居民收入增加的良好格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實體經濟趨好、產業優化升級,強化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消費為主、出口加快、投資跟進,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后勁;科技成果加快產業化、新動能快速成長,激發了經濟發展的活力;三大戰略穩步推進、四大板塊良性互動、新的增長極蓄勢崛起,拓展了經濟發展新空間;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
基于上半年地質勘查成果直報數據,結合兩次地質勘查形勢研討會(東部、西部),可以判斷:我國地質勘查戰略性結構調整成效初顯,資源環境結構持續優化,地質勘查投入處在探底的觀察期和驗證期。
一、2017年上半年地質勘查形勢在經歷了10年的快速擴張之后,我國地質勘查行業自2013年開始進入了調整下行階段,目前進入萎縮期的第5個年頭。2017年上半年,地質勘查投資結構、專業結構、區域布局等繼續深度調整。
(一)地質勘查投入繼續下滑,降幅明顯收窄2017年上半年,我國地質勘查投入繼續下行(圖1)。上半年,全國地質勘查投入資金80.59億元,同比減少8.5%,降幅比2016年上半年(31.3%)明顯收窄。從本輪地質勘查投入周期來看,2017年上半年地質勘查投入與2012年峰值相比下降了63%,略低于2008年的投入水平,接近或進入本輪周期的底部區間。這說明,經過過去幾年的供需調整和國家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地質勘查供大于需的壓力進一步減小,地質勘查工作去產能的空間進一步縮小。
從資金來源來看,中央財政投入27.18億元,同比減少9%;地方財政投入31.46億元,同比減少4.3%,社會資金投入21.95億元,同比減少13.2%。從各類資金變化趨勢看,2013年以來,社會資金大幅下跌,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投入小幅調整,占比隨著社會資金投入的下跌而不斷上升,對保障地質勘查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圖2)。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