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管理好口碑,西少爺開創了一套用戶意見KPI考核體系,每位用戶在微信支付10分鐘后會接到對該店服務做出評價的邀請,這樣每月收到上千條反饋,即是對店面團隊最重要的KPI考核。區別于傳統餐飲,營業額從未列入西少爺店長的KPI清單,以CEO孟兵的話“做好產品和服務自然有客來,我們不賺犧牲產品服務得來的‘效益’。”在大眾點評網上,西少爺的15家店長期保持在4顆星以上。
全球擴容:更需打造硬實力
目前,中國餐飲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市值只有10億多美元,與數百億的百勝、上千億的麥當勞相比有較大一段差距,中國餐企尚有較大價值待開發,尚有很大空間以施展。
國內餐飲已經越過土豪奢消的存在階段,整體消費升級,健康、品位、個性化更得到青睞,而且市場品類繁多,替代品富余,專注在一個品牌上的選擇越來越少。
這已不是“一個百年配方打天下”的時代。產品研發體系、消費調研體系,供應鏈管理體系,線上線下渠道建設體系,人才培養管理體系,品牌建設維護體系等等,構成了一個完整餐企的六大動脈,也是與全球餐企拼實力的基本功。
餐飲寒冬2016,西少爺開店并不多,韜光養晦、高筑墻廣積糧是這一年的主要任務,根據目前已建的各大生產及管理體系,CEO孟兵表示已足夠支撐200家店,稍加優化,千家店沒有問題。
麥當勞從第1家門店到全球3萬家門店,用時80多年,已成為創業的經典。但此時非彼時,時過境遷后,新進品牌西少爺有了更具挑戰性的目標:此次領投西少爺的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提出,5年內實現全球1萬家店。作為一個可解決現代人核心訴求的餐食,西少爺肉夾饃是有機會的,作為一個面向全球市場的飲食品類,西少爺肉夾饃是有空間的。
2013年起,中央政府推出“一帶一路”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全球化發展,大力扶持創業創新。中國企業發展海外市場,不僅是企業自身的進程,更是與國家戰略的結合。
2014年,商務部提出意見,要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大眾化餐飲占全國餐飲市場85%以上,引導有實力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將“中華烹飪”推向世界。
這將是時間與空間的賽跑,西少爺已整裝待發,孟兵表示,餐飲的背后是文化,國家崛起,西少爺擔當著一種使命——將中華飲食文化惠及全球,對此,西少爺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