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從繁榮到調整的階段轉變,上半場由城市化和出口導向型經濟推動,而下半場可能伴隨著風險釋放。地方政府通過土地財政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催生了上半場的發展,但現在隨著市場接近飽和,很多問題暴露出來,需要迎接風險釋放的下半場。
未來關注三中全會提出的對約3億新市民的公共服務和住房保障政策,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在新一輪改革中的責任劃分,是至關重要的。一旦長期國債等政策得以實施,或許可激發潛在需求,助力新市民融入社會,逐步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然而,短期內市場仍將面臨挑戰。
副總理提出考慮以合理價格收購商品房作為住房保障措施。然而,具體實施方案仍未明確,包括收購額度、責任分擔方等尚待敲定。一旦商品房收購成為現實,開發商可能承受一定虧損。此舉旨在解決開發商資金鏈緊張導致無法交房等問題,強調政府的人民性和政治性,確保解決市場痼疾。
當前重點在于解決利率定價、收購價格、項目篩選等問題,然而這些挑戰不會一蹴而就。國企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感受到一定的壓力,而保障房建設和管理或將由功能性國企主導。對于市場的演進,還尚待各地進一步摸索出明確規律。愿隨著政策落地,房地產市場能迎來更穩定的未來。
04
地產新趨勢:政策導向下的變化
近期,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相繼成立了安居集團,以規劃、籌集建設及運營保障房為主要任務。例如,廣州計劃今年籌集一萬套特色型保障房,委托了安居集團負責。這些地區的城投公司也成立了安居企業,致力于招商引資、人才租賃住房及人才保障房等項目。區級企業在招商引資、產權項目以及產業園區配套宿舍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國家政策方面,現在要求優先儲備閑置低效利用的土地。這一政策可能對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土地供應政策帶來邊際變化。從土地供應角度來看,一方面需要減少土地供應量。目前,已供應但尚未開發的土地按建筑面積計算,但未來將按建設年限計算。根據去年新建商品房的銷售規模,預計大約需要7到8年才能消化。因此,土地供應政策總體上將變得更加緊縮,但各區、各城市的執行情況可能存在差異。
具體來說,如果某個區域在售新房的消化周期超過36個月,則不再供應土地;如果消化周期在18到36個月之間,則只能利用存量土地,多少存量就使用多少土地,不再新增土地指標。此外,土地供應開始轉向精細化管理。例如,上海最近的政策明確要求減少小戶型公寓的供應,因為新房的需求主要來自改善型住房需求。改善型住房將有所調整,如控制樓層高度、提高居住品質、減少公攤面積等,以提高實際使用面積,間接降低房價。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