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東濮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成立,歸屬于總部設在山東東營的勝利油田。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勘探,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探明了數量可觀的石油地質儲量,為油田的大規模開發奠定了基礎。
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區的第一個油田——文中油田投入工業生產,這是中原油田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976年1月28日,石化部向國務院呈報了一份名為《關于組織冀中地區石油會戰的報告》的文件。報告的內容引起了國務院的高度關注,于1月30日批準了該報告。
會戰隊伍主要由華北石油會戰指揮部(當時的大港油田)為主,同時也包括山東勝利油田、吉林石油會戰指揮部、陜甘寧長慶油田和湖北漢江油田等單位派出的隊伍。
共計3萬多人的隊伍都成建制,并且攜帶了設備。指揮機關和后勤輔助力量也都配備了相應的人員。一到任丘地區,各路會戰大軍立即投入戰斗。
他們的任務是開發和建設任丘華北油田,同時還需要繼續打一批油井,以及建設相關的集輸管網、泵站和注水站工程。
此外,他們還需要對任丘古潛山周圍的河間、留路、武強、霸縣、固安和武清、高陽、蠡縣、肅寧、深澤等十多個潛山進行勘探,以準備未來的戰場。
在1977年5月1日,為了進一步展開河南石油勘探開發工作,石油化學工業部又從江漢、大慶、玉門、新疆、長慶等油田抽調了1.5萬多名職工,他們帶著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助力河南石油勘探開發會戰。
早在1970年4月,江漢石油會戰第一戰役結束,會戰工委會組織部分隊伍到河南南陽地區開展石油勘探。經過不懈的努力,1971年8月,南陽凹陷南5井獲得工業油流。
隨后,燃料化學工業部批準江漢石油會戰指揮部于1972年5月1日成立南陽石油勘指揮部,進一步加強了南陽地區石油勘探。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1973年11月7日,燃料化學工業部決定將南陽石油勘探指揮部改為河南石油勘探指揮部,直屬燃料化學工業部領導,實施“立足南陽,著眼全河南”的勘探方針,在抓緊南陽盆地勘探的同時,甩開勘探泌陽、東濮、中牟等凹陷。
到1977年初,通過不斷的努力,先后發現了雙河、王集、下二站等油田。這次的石油勘探開發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國石油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氣,為我國的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1979年2月17日,南27井開始鉆探;7月17日順利完成。1979年8月19日,是一個讓冀東石油人永載史冊的日子——南27井進行試油,日產高達28.5立方,標志著冀東油田正式被發現。
南27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開啟了冀東油田勘探開發的歷史篇章。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