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躍進認為,一些房企收回優惠折扣看似是在漲價,其實是吸引購房者入市的一種營銷手段,從供求關系看,房價上漲沒有必要也沒有市場基礎。特別是二手房掛牌量增加,有助于減少二手房價格炒作現象。“房企要珍惜當前的政策,主動在市場秩序穩定方面做好相關工作,確保房價穩定和預期穩定。”嚴躍進提醒。
“盡管政策全面回歸常態,但并不會帶來新一輪樓市反彈,主要因為房地產市場基本面已今非昔比。”李宇嘉表示,現在,不管是房價、居民杠桿率還是住房需求空間,都發生了改變。這次房地產政策調整目的就是防風險、保穩定。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9月29日至10月6日),重點10城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612套,較去年國慶假期日均成交量上漲43.8%。但比往年同期的成交數據,今年日均成交量處于近7年的次低位水平,較2021年及以前的日均成交水平下降幅度超30%。
“‘雙節’期間一些城市樓市成交量回升,但成交端仍具備較大上升空間,后續仍然需要利好政策持續加持。”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說,成交量回升有望帶動市場信心提振,疊加政策端寬松態勢延續,后續樓市復蘇值得期待。
用好政策工具和窗口期
據中原地產統計,7月24日至8月底,全國房地產政策進入密集發布期,累計調控超過200次。9月,各地累計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175次。9月至10月是房屋交易較為活躍時期,俗稱“金九銀十”,11月至12月是房地產開發商沖業績的關鍵期,后續幾個月樓市的表現至關重要。
“去年,由于疫情影響導致基數較低,隨著各地因城施策,如果用好政策工具、把握好窗口期,有望實現全年樓市‘U形’走勢。”李宇嘉表示,量的穩定是防風險的前提,也是質提升的基礎,預計將有更多城市出臺各類調控政策,不斷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張大偉表示,對于北京等一線城市來說,“認房不認貸”主要影響的是改善性住房需求,這部分需求經短期消化后,后續如果沒有其他政策利好,市場可能在10月后繼續調整。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35個代表城市日均成交面積較去年同期及2019年同期下降兩成左右。整體來看,國慶期間各地樓市表現不一,上海、廣州在樓盤供應端帶動下情緒回升,北京、深圳、成都、杭州樓市表現相對平穩,武漢、蘇州、天津等地在房交會、新政顯效下,市場活躍度得到提升,但市場持續性仍需觀察,短期市場依然有壓力。
后續政策還有哪些優化空間?張波建議,可以進行“打補丁”式優化,例如調整普通住宅認定標準;降低房貸利率,尤其是降低首套房貸利率,減輕購房者月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