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半年時間,就發現落實了21個圈閉,新發現了11個氣藏,博孜—大北的天然氣勘探呈爆發式增長。
正當大家都以為第二個萬億方大氣區就這樣被發現時,2021年初,博孜21、博孜22等探井、評價井卻接連失利,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為撥開迷霧,該研究院成立6個攻關小組,全面總結41口井成功與失利經驗教訓,一項一項進行系統分析。
一個月后,他們又成立了精細勘探專班,系統開展基礎研究。
專班班長謝會文從克拉2開始就從事克拉蘇構造帶勘探工作,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八個月里,專班精細立體解釋了3萬多平方公里地震資料,化驗巖芯樣品近3000塊次,堆起來能裝一卡車,重新繪制地質圖件500余幅,摞起來有半米高。”
至此,博孜—大北的地下情況漸漸清晰。
2021年,一批新井重新上鉆,成功率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其中,大北4井在8143米測試獲重大發現,創亞洲陸上碎屑巖氣井深度之最,證實8000米以深仍存在優質儲層,堅定了在超深層繼續尋找大氣田的信心和決心。
截至2021年底,博孜—大北累計發現了17個超深油氣藏,提交三級儲量7000億方。
“今年一季度,我們又新落實了8個圈閉,第二個萬億方大氣區基本在握。”施英說。
2022年7月底,“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超深大氣區100億立方米產能建設工程”開工,這是迄今我國最大的超深凝析氣田項目,博孜—大北也步入了全面開發階段,凝析油和天然氣產量將在“十四五”末分別達到102萬噸、100億立方米。
突破“深度極限”
8月盛夏酷暑,赤日炎炎,銀沙刺眼。頂著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里行走,只覺得酷熱難耐。
在浩瀚無垠的沙漠一路顛簸,歷經幾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在數百公里外,記者見到了大漠腹地已建成的年產200萬噸大油田——富滿油田。
鉆塔高聳入云,在漫天風沙中傲然挺立。
這是全球陸上最深海相碳酸鹽巖油田,油氣埋深超過7500米,是我國在7500米以深建成的規模最大、開發效益最好的油田,也是我國超深復雜氣藏高效勘探開發示范區。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的富滿油田,是塔里木盆地近10年來最大的石油勘探發現。
“去年塔里木油田擴建完成油氣處理裝置,串聯起了富滿油田東西近160公里的190口油氣井。”塔里木油田哈得油氣開發部經理李旭光是個高大的青年人,身著紅色工作服,“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泡在野外現場”,多年扎根大漠一線的奮戰時光讓他對油田勘探開發的來龍去脈知之甚深,如數家珍。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