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里木這個我國陸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分布著全國80%以上的超深井。憑借超常毅力、創新理論、高超技術、先進設備,塔里木石油人已經向下鉆出了41座垂深超過8000米的超深井。
8月,當陽光刺破云層,投射在廣袤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一座座紅白相間的井架點綴其間,散發著蒼涼冷峻的工業之美。
目之所及,是一幅現代石油工業的壯闊畫卷。在塔里木這個我國陸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分布著全國80%以上的超深井。憑借超常毅力、創新理論、高超技術、先進設備,塔里木石油人已經向下鉆出了41座垂深超過8000米的超深井。
塔里木盆地,有著天賦異稟的油氣資源,也有著難以捉摸的脾氣秉性。在這里鉆井,像成本極高的開盲盒。
在令人望而生畏的無人區,刀片山、鋸齒崖、沙漠戈壁、死亡之海……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復雜的地質情況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給油氣勘探開發籠上一層厚重的陰霾。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老一輩石油人歷經五度上馬、五度下馬,打了130多口探井,卻只收獲兩個中型油氣田……
時光穿梭至2021年,塔里木油田油氣產量當量繼2020年首次突破3000萬噸之后,又沖上了3182萬噸新臺階,形成了兩個萬億方大氣區和一個10億噸大油區的格局。
是什么讓這個石油人的傷心地成為能源沃土,又是什么讓這個巨大的盆地創造了一個個顛覆性的頂峰?
塔里木盆地的勘探開發史,就是對超深領域的不斷探索史。
勇闖勘探禁區
“這里是勘探禁區,根本不能做物探。”面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山前極為復雜的地表地質條件,地球物理學家伊爾瑪茲曾作出這樣的判斷。
他談及的庫車山前位于盆地北緣、天山南麓,這里峭壁林立,懸崖疊起,峰巒嶙峋,草木不生,如斧砍刀斫過一樣陡峭險要。
“抬頭見青天,云霧繞井邊,出門就爬坡,走路就攀山。”一首順口溜道出了這里環境的險惡。
“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大型疊合復合盆地,呈‘三隆四坳’構造格局,發育七個一級構造單元。”指著一張錯綜復雜的地形圖,塔里木油田首席專家楊海軍介紹說。幾句簡單“科普”就已經讓外行人懵圈。
在塔里木石油展覽館,一個巨大的盆狀模型讓人直觀感受到隆起、褶皺、斷層……塔里木盆地地質構造的復雜,有地質學家打了個比方,就像把一摞盤子打碎了又踹了幾腳。
在專家眼中,56萬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大致可分為幾大塊,分別是盆地周緣山前地帶的前陸區(前陸盆地)、包括北部天山山前的庫車前陸區、西南部昆侖山前的塔西南前陸區,以及盆地中心的臺盆區(克拉通盆地)。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