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從現實和長遠看,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條件已經具備,是完全可行的。一是清潔能源資源豐富,僅開發萬分之五就能滿足世界能源需求。二是特高壓技術、電網智能控制、大規模儲能等技術不斷突破,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提供重要支撐。三是隨著清潔能源發電技術、儲能技術快速進步,將大幅提高風電、太陽能發電的經濟性。目前,中國的光伏發電單位成本已經低于火力發電,清潔能源綜合競爭力有望在2025年前全面超過化石能源。四是大電網互聯加快推進,將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是我國電網發展的成功實踐為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奠定了重要基礎。我國不僅全面突破了特高壓技術,構建了完善的特高壓試驗和研究體系,還率先建立了完整的技術標準體系,自主研制成功了全套特高壓設備,實現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再到中國引領的跨越發展。
再次,加強國際協調推動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根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布的規劃,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總體可分為洲內互聯、洲際互聯兩個階段。從現在到2030年,重點推動各洲內大型能源基地開發和電網跨國互聯;到2050年,重點開發“一極一道”能源基地和推動電網跨洲互聯,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在未來,要形成這樣的格局:在全球不同時區選擇清潔能源富集的地方建設超大型光伏、風電基地,通過特高壓輸變電技術將之與各負荷中心連接起來構成全球能源互聯網;隨著地球24小時自轉,這些光伏、風電基地輪流為全球輸出電力。這不僅省去了儲能的麻煩,還充分利用了清潔能源。
但這一偉大愿景需要世界各國、各國際組織、各類企業、社會公眾乃至研究機構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加快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促進世界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2016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電網公司發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這是第一個由我國發起成立的能源國際組織,對于推動建立我國主導的國際能源合作機制,搶占全球能源革命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偉大進程中,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成功建設,中國將努力實現向亞洲周邊國家乃至全球輸送綠電,從能源進口大國轉變為清潔能源輸出大國;中國的清潔能源產業將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成熟高效的清潔能源裝備和技術在“一帶一路”國家不斷推廣應用,建設綠色絲綢之路;中國的綠水青山將成為重要的碳匯資源,通過國際市場轉變成金山銀山。通過這三方面的輸出,中國將從目前的世界碳排放大戶,引領全球新一輪能源革命,為全球低碳發展作出獨特貢獻。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