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逆變器功效好?什么類型的光伏板更適合?這些問題,在實證基地全都有據可循,給后續大規模光伏電站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實例,充分釋放出光伏發電潛能。”崇鋒對記者說,實證基地給出了上百種光伏技術和產品的對比數據,為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堅強保障。
實證基地還設有2個主氣象站及氣象子站,為大容量光伏電站氣象設計提供了基礎數據和便利的實驗條件。同時,實證基地又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建立“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國家重點實驗室青海分實驗室”,對高原生態系統重建的影響機制進行研究。
談及未來,崇鋒信心滿滿:“我們將進一步集成創新資源,充分利用已有的實證基地能力條件,發揮綜合評測與實證研究的功能,將產學研用相結合,讓實證基地成為光伏產業的‘百科全書’。”
“光伏羊倌”見證能源惠民
曾經,漫漫黃沙,阻隔了希望,如今,悠悠“藍海”,帶來了小康。在一個個光伏板的“庇護”下,昔日荒灘變成了草原牧場,如珍珠般散落的羊兒在園區內游弋覓食,成為當地獨特一景。
“原來這里土地沙化嚴重,自從光伏板一排排搭起來,風沙不僅小了很多,草長起來也可以養羊了。”49歲的多茍杰,家在距離塔拉灘十多公里遠的鐵蓋鄉,和大多數村民一樣,他平時基本靠放牧維持生計。
誠如多茍杰所言,有了光伏板的覆蓋,地表蒸發量大幅度減少,水分留住了,牧草也得以恢復生長。“數據表明,光伏板的鋪設,減少了風對植被的影響,而且清洗光伏板的水會下滲至地表,這對草地有一定滋養作用。”黃河水電公司海南分公司總經理朱明成說。
在光伏板的遮蔽下,草長起來了,但麻煩也隨之而來——草雜亂無章的生長,遮擋住了光伏板,降低了光伏板發電的轉化率,并且冬天還存在火災隱患。
“與其花錢雇人來割草,還不如讓牧民來放羊。”朱明成告訴記者,為此,園區邀請周邊村民進入光伏園養起“光伏羊”,形成良好的生態產業。“我們免費修建了4座羊圈,讓‘光伏羊倌’零成本干起‘老本行’。”
2015年,鐵蓋鄉與黃河水電公司簽訂協議,將哈汗土亥村、上合樂寺村和下合樂寺村總共16戶養殖戶的羊群放進了光伏園。
為了讓羊兒能夠暢通無阻地食草,園區工作人員開展了光伏支架型式的研究,將光伏組件的離地間隙從原來的50厘米抬升至120厘米,拓寬了羊群的“綠色通道”,實現了“板上發電、板下牧羊”。
“生態好了,日子也就越來越好了,我們家還買了輛小汽車呢!”說起如今放羊最大的不同,多茍杰說:“羊吃得好,成活率也更高了,現在我的羊群數量比之前翻了一倍,年收入增加了五六萬元。”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