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碳中和概況
1.1“碳”的類型
碳是生命物質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是有機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二氧化碳、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形式貯存于地球的大氣圈、陸地生態圈、海洋圈和巖石圈中。碳元素通過碳固定和碳釋放的方式,在地球的大氣圈、陸地生態圈、海洋圈和巖石圈中進行循環。碳固定是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海水溶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干旱區鹽堿土吸收二氧化碳、含碳元素巖石的形成,以及利用人工技術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化學品或燃料等。碳釋放主要來自于植物和動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消耗、巖石圈中含碳元素巖石的分解等。本文將大氣圈中被固定或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定義為“灰碳”;將無法被固定或利用,并留存在大氣圈中的二氧化碳定義為“黑碳”。
人類進入工業化以來,化石燃料消耗急劇增加,巖石圈中化石能源的碳被釋放到大氣圈中,導致大氣圈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增加,地球的碳循環平衡被破壞,造成了大氣圈中“黑碳”含量不斷增加。因此,碳中和主要目的是減少大氣圈中“黑碳”含量,逐步恢復綠色地球碳循環平衡,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地球。
1.2碳中和的內涵及意義
IPCC發布的《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指出,碳中和(Carbon-neutral)是指1個組織在1年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通過二氧化碳消除技術達到平衡,或稱為凈零二氧化碳排放(netzeroCO2emissions)。碳中和目標是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約45%,到2050年實現凈零二氧化碳排放。
碳中和的首要任務是到本世紀末將全球氣候變暖控制在1.5℃。碳中和不僅控制氣候變化,也是人類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措施,有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避免更多的物種滅絕。碳中和加速了能源系統的低碳綠色轉型,為全球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發布的《能源轉型2050》報告顯示,碳中和為全球帶來2.4%的GDP額外增長,額外增加7106個能源行業就業崗位等。
1.3碳中和的進展與做法
截至2021年1月,根據英國能源與氣候智庫(Energy&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統計顯示,全球已有28個國家實現或承諾碳中和目標。其中,蘇里南共和國和不丹已經實現碳中和,瑞典、英國、法國等6個國家通過立法承諾碳中和,歐盟、加拿大、韓國等6個國家及地區正在制定相關法律,中國、澳大利亞、日本、德國等14個國家承諾實現碳中和。2050年是全球實現碳中和的主要時間節點,除2個已經實現碳中和的國家外,芬蘭承諾最早(2035年)實現碳中和。另有99個國家正在討論碳中和目標,其中烏拉圭擬將目標定于2030年,其余國家均將目標擬定于2050年。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