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的城市和市政當局是新成立的“超越石油和天然氣聯盟”聯盟的創始人之一。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城市——確切地說是1049個城市——在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開始時承諾到2030年將排放量減半,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哥倫比亞波哥大市長克勞蒂婭·洛佩茲(Claudia Lopez)向《聯合國新聞》表示,“在近30年的締約方會議中,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是第一次地方和市政府集體發聲并以身作則的會議。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展示1049個城市的承諾,這些城市已經采取了氣候行動并進行了投資。”
洛佩茲也是起草該承諾的C40城市集團的共同主席。她說,城市和市政當局正在走到一起,展示這一承諾,并要求國家政府和私營公司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他們的激勵措施和投資與氣候行動計劃相一致,符合我們公民對真正變化的要求”。
締約方大會第二十六屆會議最后一個主題日以“城市、區域和建成環境”為重點,強調到2050年全球68%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因此建設一個可持續和有復原力的城市未來至關重要。
美國第四大城市休斯頓的市長西爾維斯特·特納(Sylvester Turner)在解釋城市的工作如何推動國家行動時說:“市長是‘實戰部隊’,是水上方舟,最貼近人民,我們必須得到結果,當風暴和極端天氣事件來臨時,你隸屬哪個黨派并不重要,它們來的頻率更高,強度更大,造成的損失更大。”
到2050年,16億生活在城市的人將經常暴露在極高的溫度下,世界各地超過8億生活在城市的人將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洪水的影響。
第二十六屆締約方大會組織者強調,加快世界城市向凈零排放的過渡對于實現將全球變暖控制在接近1.5攝氏度的目標至關重要。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生活在孟加拉國達卡城市貧民窟的家庭得到了緊急支持。
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根據應對人類住區和可持續城市發展問題的聯合國人居署的數據,城市消耗了世界78%的能源,產生了60%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但占地球表面的比例不到2%。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負責人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在參加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的一個小組討論時,呼吁提高建筑能效。
她說:“我們每周建造的新建筑數量規模相當于巴黎的大小,如果這是我們預期的擴張方式,那我們就需要考慮如何行事,需要將氣候、生物多樣性、宜居性、生活質量等因素納入考量之中。我們需要建設得更好”。
安德森表示,建筑和施工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水泥等建筑材料工程排放的37%,占全球排放量的10%。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