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究竟在地球上還有多少存儲量,這個問題似乎誰也不敢給出明確的回答。因為很多時候都會有新的石油儲量會被發現,比如在2019年的時候,世界各國就更新了剩余的可開采石油儲備量數據,但是和上一年相比,全世界的石油儲備量居然還多了一些。石油剩余探明可開采量達到了2305多億噸。
沙漠中的石油田
但是曾經在2014年的時候,英國的石油公司就在世界能源日預測了地球剩余石油的儲備量,但是也僅僅是推測地球上的石油多少而已。
想要知道地球剩余的石油儲備量就需要知道石油的產生過程,現在在學界比較普遍流行的說法是:石油是通過遠古生物的的尸體在經過上億年的時間后逐漸形成的,而這種說法也被稱為是“石油生物論”。
但是有一部分的專家并不贊同這個觀點,他們認為其實石油并不是通過上古生物的尸體演進而來的,而是地球自身生產出來,并非是不可再生資源。也就是說,石油是從地心處出現的,沒有介入任何外在力量,地球就能夠自身產出石油,所以現在地球上存在的石油儲備量遠遠超過了人類的預期。
石油都是從地球里“榨”出來的
他們提出這種說法并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石油挖掘的周圍都會找到來自地球內部深處的一種氦元素,而這一提法的主創者就是天文物理學家托馬斯·戈爾德。這個理論的背景就是來自于第二次石油危機。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爆發了戰爭,而且戰爭的時間跨度持續了8年之久,使得波斯灣地區的時局非常動蕩。于是產油國的暴亂讓歐美國家的油價開始上漲,于是在1979—1980年之間,油價大漲。以戈爾德的科學家就開始著手研究石油的起源問題了。
兩伊戰爭
戈爾德認為其實在地球45億年前,有出現了石油的身影,但是這些石油的分布很不均勻,它們是以一種隨機分子的形式蘊藏在地核之中的,后來由于地球的板塊發生了運動,使得這些隨機分子開始漸漸上升到了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而且還滲透在巖石里面。于是經過長時間的沉積,讓地球上的一些地區能夠挖掘出石油油田。
地球結構圖
但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質疑,因為在挖掘的石油中還能夠找到一些生物的遺骸。戈爾德認為這種情況其實是人們只重視表面現象,因為地殼之中的石油會通過板塊活動從而滲透到地球表面上來,于是很多微生物也在那個地方活動,而在這些生物死后,石油就侵蝕它們的身體,最后跟隨板塊的運動一同到了巖石層之中。
地球板塊運動
有專家認為石油枯竭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騙局,因為一些石油公司和國家為了從石油中撈取利益,于是就會謊報地球的石油儲備量,包括美國自身的頁巖油氣儲備至今都還不透明。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