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高表示,盡管近年來行業內在電池材料創新上沒有大的突破,但在中國整車企業、電池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電池系統結構方面的重要創新仍然層出不窮(包括寧德時代的“無模組”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再加上通過補鋰、添硅、采用固液混合電解質等方式,使得我國動力電池水平取得了領先世界潮流的優勢。他表示:“目前來看1000公里(續航)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企業)也正在朝著這個目標邁進,雖然(1000公里續航)不是我們的目標。”
他同時指出,當前三元方形電池能量密度可達300Wh/kg,采用固液混合電解質的軟包電池可達360Wh/kg,而磷酸鐵鋰電池補鋰、添硅后也能突破200Wh/kg。這不是靠提升單體電池比能量,而是靠提升系統比能量和效率來增加續航里程,而且還有很大潛力。
與此同時,歐陽明高也指出,要實現“能跑一千公里、又能幾分鐘充完電,還特別安全,而且成本還非常低”幾個條件,“在目前技術條件下,是不可能同時達到的!庇浾吡粢獾剑瑲W陽明高點出的正是當前自主品牌在電池核心技術實現進一步突破之際,仍存在的“坎”。
參加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多位專家表示,雖然目前有部分企業實現技術突破,但當前BEV動力電池各方面性能需要平衡發展,這個技術門檻對于很多車企來說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當前技術下,加快新能源汽車普及、提高冬季續航能力與安全性是行業當務之急。
不便宜!
高端車型“獨享”,普及仍需時間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也在電動車百人會(2021)云論壇上對相關技術進行了“確認”,他表示“BEV電池包可以實現超過1000公里續航!憋@然,當前業內普遍已認可實現1000km續航電池包、實現超級快充等技術已有突破,但要實現大規模量產和普及,必須得先降低成本,這對于國內車企來說是最難的考驗。
有業內專家指出,自811電池誕生以來,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到達了一個瓶頸。從技術發展與消費需求兩方面來看,未來幾年市場上大多數的純電動車的綜合續航只能在600公里水平。能實現更長續航里程的技術,只會出現在部分高端車型上!8分鐘充滿80%電并續航1000公里的技術,談不上‘顛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對記者表示,難得的是這種電池要量產做到市場可接受的性價比,挑戰還較大。
事實也的確如此。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1)論壇上的透露,首款搭載廣汽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的AION V已進入實車測試階段,初定今年9月批量生產。但據廣汽進一步補充表示,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1000km的長續航硅負極電池是兩種不同的技術,預計年內將分別搭載在AION V和AION LX兩款車型上。而且這些尖端技術都將在高端車型上出現,預計價格不會便宜。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