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磚頭放在新能源場站也能叫儲能”。不可否認,部分新能源企業在某種程度上也存在僥幸心理,企圖蒙混過關,拿到并網資格后萬事大吉,將皮球重新踢給電網,問題是電網會當最終的冤大頭嗎?
來自電力系統的專家則認為,電化學儲能電站是個巨大的能量品,不能簡單與光伏做類比,使用劣質的光伏組件最多損失少量的經濟收益。而儲能如果滿足不了要求,輕則會引發電網調度事故,重則會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
問題的嚴峻性,已不言自明。有業內人士擔憂,如果按照目前的勢頭繼續下去,一些問題將在未來集中爆發,甚至韓國儲能的著火事故也將有可能在國內重現。
“目前整個行業正處于關鍵的十字路口,如果再像韓國一樣,別人會以為儲能不行,到時候我們所有從業者是不是該考慮換行了!敝袊娏茖W研究院一位長期從事儲能技術研究的專家認為,如果不正視這一點,會讓整個行業付出沉重的代價。
缺位的管理與空談的標準
從“儲能100人”目前對各方的了解來看,電力與儲能作為兩個不同的產業,雙方的結合普遍存在“兩張皮”現象。尤其在市場不成熟的前提下,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對產品的風控和安全并沒有足夠的認識,電網和發電企業更多的是把儲能當做一個普通的物理設備來看待。
標準作為保證產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的兜底保障,是行業實現規模化、可持續化發展的必然路徑,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并未得到有效執行。
2018年以來,針對電化學儲能的7項國家標準和2項行業標準相繼發布,此外,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等行業組織也在開展團體標準建設工作,實現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相互呼應與互補。
“基本的標準已經有了,關鍵看用不用以及怎么用!鄙鲜鲭娍圃旱膶<艺J為,首先,安全和容量是儲能系統關鍵的兩個分母,如果這兩個參數沒搞清楚,談論其它沒有任何意義。其次,儲能系統不是一個環節滿足標準就行了,通過型式試驗只是你具備了這個能力,是個基礎的門檻。到用戶現場的最終是個什么產品,包括全環節運行的時候是不是按照標準體系來運行的。
在很多儲能企業看來,當下最大的責任不在供應方,而在于需求方。目前電網給出的都是泛泛的條例,并沒有具體的考核措施,收益方面也沒有任何保障,所有參與方都一頭霧水。
使用規則的不確定,讓標準淪為空談。“就像我們談論飼料的標準,這飼料是喂豬的還是喂魚的都沒說清楚,如何讓企業強行遵守標準?”一家大型儲能企業的負責人表示。
在國外,客戶對儲能的使用規則很明確,會制定出詳細的要求。比如每年的衰減容量是多少,如果你達不到合同的要求,就會面臨被罰款。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