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市三產企業。國網對地市三產企業的態度,目前看還是以整合為主,壓減企業數量,建立省級資產運營平臺,通過參股控股方式兼并地市縣制造業三產。這些企業本質上來說屬于系統集成商,相對而言更為傳統,產業附加值比較低,如果離開了主業的支持,企業生存可能困難。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就直接推向市場,而是類似電信對三產的整合思路,在省級層面進行優化整合,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給與一定的配套業務(與電信三產一樣,比如規劃設計、集成調試、施工運維、增值業務)。但是就中長期而言,企業現有業務萎縮,轉型困難,核心競爭力匱乏將是最大的生存障礙,未來的狀態可能是:活著,但不會活得很好。所以作為地市制造業三產,如何順應國網能源互聯網戰略趨勢,抓住配電設備智能化、數字化的新趨勢,向能源服務業務轉型,真正下沉到客戶側,鍛造自己的真正核心能力,是一個挑戰。
二、對于傳統電力制造業的影響
對于非國網系的各類電力制造業企業來說,個人認為機會和挑戰并存。
1、機會。一是國網市場化采購的公平度會進一步上升,并且投資壓縮和加強監管的背景下,國網會更加在意設備質量和全壽命周期成本(因為新一輪輸配電價監管里,修理費+人工費不得超過資產原值的1.5%,這條對電網企業未來的資產采購和維護策略,將會有較大影響),所以優質的民營企業產品中標的幾率增加;
二是在公開公平的市場環境里,未來各個環節的產業集中度都會增加,優質的大型民營企業獲得更多的資產兼并、股權交易和產業鏈延伸機會;
三是電網和各類能源企業往下游業務延伸,在客戶側的服務環節里,可能會選擇與客戶資源和服務能力較強的民營企業合作。
2、挑戰。對于缺乏核心技術的中小型集成商、工程服務企業而言,個人認為挑戰大于機遇。這種挑戰來自四個方面,
一是在用電量增長放緩,國網投資放緩的大背景下,整個電力設備制造業產能是明顯過剩的,地市三產企業在兼并重組之后,競爭力將會增加,對民營企業形成挑戰,大家都要爭搶有限的增量市場份額;
二是國網并未全部放棄制造業,而是在放棄低端、低附加值制造業的同時,提出搶占技術制高點的口號,這個制高點主要就是:結合5G、工業互聯網、AI、電力電子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高精尖技術的能源互聯網相關核心技術,個人認為典型特征之一就是:電力現貨條件下的“軟件定義電力+源網荷儲智能互動”,這種一二次融合、二次和云端大數據AI融合的產業發展趨勢,才是未來的主戰場,很多民營企業并未做好充分準備。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