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應該做什么
華為以通訊裝備起家,對于數字化或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做了大量的技術鋪墊。華為進入能源行業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提高能源的智能化、數字化水平。華為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司,全球性公司必須有全球的視野,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包括社會責任和行業的領導能力。特別是在2005、2006年中國一大批光伏企業上市的時候,我曾經提出企業發展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各領風騷三五年,沒有哪個企業能夠長期、可持續地發展起來。我們希望光伏企業里面能出一個像德國西門子或者美國杜邦這樣的百年老店,作為真正的龍頭華為現在還做不到這一點,但是華為已經有了接近30年的發展歷史,并且發展水平日益提高。此外還在于社會責任,體現在環境質量和技術進步。先進的企業要充分按照國家的政策實現高質量發展,保護環境,同時技術要不斷進步。談到技術進步,大家可能想到的往往是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要提高發展質量。現在光伏面臨的問題和過去不一樣了,20多年前我們大力提倡降低成本,每一瓦光伏差不多是10-15美元,現在不到50美分,度電成本已經降到三毛錢以下,成為成本最低的發電電源了,就沒有必要大幅度降低成本,而是要提高質量和提高智能化、數字化水平。一個電力系統的壽命是25-30年,甚至更長時間,沒有高質量就沒有辦法做到長時間穩定供電。這一點華為也應該給大家趟出一條路,完成光伏由高速度向高比例、高質量發展的轉型,起到龍頭作用。
第二個方面就是要提倡公平競爭的氛圍,通過有序的競爭完成相對集中的供應。光伏行業的產品基本上是一致的,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生產廠家。汽車是一個大眾品牌行業,目前品牌數量也不超過十幾家,電力裝備更是如此。過去每年新增1億千瓦的火電產業也只有三大動力集團,現在光伏企業差不多有幾百家,必須進一步整合,通過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可靠性。在這個方面也希望華為做出一個榜樣。
第三個方面就是各個產業鏈上的可持續發展。我經常講應該向汽車行業學習,汽車行業的特點是零部件、整車和4S店都盈利,光伏現在還做不到這一點,希望華為在這方面做出榜樣,讓光伏供應的整個產業鏈都盈利,為客戶創造價值。這也是我反對光伏進一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提高競爭力、高質量發展在于提高產品的價值。目前我國人均GDP為1萬美元左右,到2050年有望達到5萬美元左右。舉例來說,如果現在我就開著1輛奧拓,難道到2050年的時候我開5輛奧拓嗎?我們沒法開5輛奧拓,但是我們可以開1輛奧迪。這就是一個高質量的轉型,光伏行業也應該想到這一點。作為一個通訊裝備的公司,華為深知如何盈利,如何營造一個共存、共榮、共贏的產業鏈。這一點光伏行業做的不好,光伏的相互擠壓、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還是存在。我們希望光伏行業能健康發展,各個產業鏈、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盈利,這需要一些大企業或者龍頭企業營造一個優良的環境,華為在今后的光伏發展中任重道遠。首先需要完成智能化,行業做出榜樣,其次要維護整個行業的生態環境,使這個行業從過去的不盈利或微利變得盈利,不僅是為國家的清潔能源供應做出貢獻,同時也要為投資者做出貢獻,提升投資價值。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