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自2018年下半年我國汽車市場逐漸遇冷,存量競爭逐漸激烈,這一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消費者所青睞的產品集中度越來越高,一些坐擁“生產資質”多年的企業,也逐漸因為競爭力的缺失,逐漸面臨被淘汰的局面;另一方面,特斯拉這樣具備創新力的企業,也大步突破重重阻力,獲得了獨資生產的途徑。
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作為外商獨資的新進入者,在產品交付后頗受汽車圈和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股價一路飆升,市值超過了多數傳統汽車集團,但其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并不在國內,并不符合此前的相關規定,因此它的進入也成為了準入規定調整的一大現實推手。
因此,不少行業專家認為,對于一些外資車企而言,尤其是那些設計開發在國外的企業,新的準入規定為其在中國的落地生產創造了條件,這與我國近年來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汽車合資股比逐步放開的一系列大政策是形成配套呼應的。
中國電子商會智能電動汽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務林認為,工信部發布“準入規定”的時間點比較特殊,受疫情影響,汽車市場受到波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管理留下了冷靜思考時間,管理者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更加關照,對生產管理也似乎更加開放了。
對于調整后的準入規定,也有不少行業專家提出了補充建議。王秉剛認為,要想在核心層面調整準入思路,需要將準入審批調整為備案制度,讓第三方檢測機構回顧企業,企業要對自身的產品研發和質量檢測負責。國家可以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市場中的車輛進行抽查,發現違規產品,可取消企業的生產資格或采取其他措施。
有行業專家提出,委托第三方質量檢查和評審機構,不僅有利于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形成有效約束力,還有利于行業整體成本的控制。總體而言,在汽車產銷持續下滑,新能源汽車行業遇冷,疫情對行業形成沖擊的背景下,工信部發布對新能源汽車準入政策的調整,體現了政府部門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度關注,隨著政策真正落地,相關技術標準的更新,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在健康、良性循環中,實現更加可持續的發展。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