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媒體和專家對于煤炭儲備是一種誤導。曾經有媒體報道日本從中國進口大量煤炭填到海里存儲,我們權且不說這個報道的真實性。但煤炭挖出來堆放在那里三五個月就有自燃的風險,存放三五年的熱值就會大幅降低,三年之后,5000大卡的熱值就會衰減到兩三千大卡,十年以上可能就是一堆垃圾。
煤炭很難作為能源儲備來利用,煤炭未來的發展有四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現在一定要做到清潔化利用,因為我們煤炭占比接近60%,發電量里面接近70%是煤電,所以我們首先要清潔化。第二個方面煤炭要做到低碳化。做CCS或者CCUS等。第三個方面是煤炭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化工原料,而不是能源。可以做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等,不要把它作為能源來利用。第四個方面是煤炭還可以作為可再生能源調峰的電源,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總而言之是要將煤炭的用量減下來。
8、國際能源網《高端說》: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不是意味著那時的環境要求一點兒二氧化碳排放都沒有呢?碳中和與零碳的概念是否一致?
李俊峰:碳中和不是零碳。碳中和是要求一個國家或地區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大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相平衡的。
地球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個星球有一個大氣層,大氣層有溫室效應,保證大氣水循環系統,溫室效應還有一部分保溫的作用,也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大氣層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所以我們要保持這個大氣層動態平衡,所以也需要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
現階段,我們要努力把化石能源消費減下來,二氧化碳排放才減下來,減不下來的部分要努力想辦法讓其清潔化、低碳化,還有一部分化石能源要保持正常的使用。所以我們在做煤炭發展路線圖的時候要科學地分析,不能盲目跟風,也不能搞“一刀切”。
正如謝克昌院士所講的,我們要無差別、無歧視地對待所有的能源品種。只要符合清潔低碳要求,都是好能源。可再生能源如果做不到清潔低碳的時候就不是好能源,比如風機破壞生態環境了、光伏裝在了不該裝的位置一樣不是好能源。可再生能源不要認為自己是時代的寵兒就可以為所欲為。
9、國際能源網《高端說》:您認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以此實現我國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過程中,非化石能源怎樣解決其自身存在間歇性和消納的短板?
李俊峰:我認為這主要是一個機制問題。首先發展非化石能源來取代化石能源,這是大勢所趨,這是能源革命的目的。發展非化石能源一是要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國有大量的戈壁荒漠,可以大規模的發展可再生能源,也有大量開發分散式能源的潛力。我的想法是集中發展和分散發展相結合,在不同的階段各有側重,現階段是以分散式為主,未來的發展要以集中式為主。集中式發展最重要的一點是打破省間壁壘,實現跨區消納。分布式發展就要調動地方的積極性,比如說廣東和山東作比較,其他方面廣東都比山東先進,但是在發展可再生能源問題上,廣東落后于山東,山東光伏、風電裝機已經超過4000千萬千瓦,廣東只有不到1000萬千瓦。而同等人口規模的德國,光伏風電裝機已經超過了1億千瓦時,我們的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可以超過1億千瓦只有有20多個省份,因此發展分布式能源大有可為。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