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前做到碳中和,我國已經明確了未來能源環境治理的發展目標和愿景。很多業內人士為我們國家提出這樣的目標和愿景感到震驚,因為從碳達峰到碳中和,西方發達國家至少要用50-60年的時間,我們國家在30年內真的可以做到么?國際能源網《高端說》欄目組帶著這樣的疑問采訪了國家氣候戰略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先生,希望通過與他一對一地交流,了解我國能源革命發展的大勢。
作為長期從事能源環境政策研究的李俊峰來說,似乎對我國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早有預料,對此他沒有感到絲毫驚訝,作為中國能源發展政策制定的直接參與者以及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見證人,他認為我國提出這樣的目標并不讓人覺得意外,因為我們國家是《巴黎協定》的倡導者和締約方,理所當然的要為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控溫目標而努力,正如習近平所說,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現在最緊迫的問題是提高認識和轉變觀念。能源革命方興未艾,并不是靠喊句口號那樣簡單,能源革命的上半場究竟要干些什么,李俊峰早已了然于胸。
1、國際能源網《高端說》:您認為我國承諾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當前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難題是什么?
李俊峰:習主席做了兩個重大的宣示,一個是我們國家努力爭取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并且盡最大努力到206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中和。這是一個宣示性的內容,第一個就是一個明確的目標,第二個是一個發展愿景。對于目標和愿景來說,要以不同的認識加以區別。目標是必須要實現的;愿景是我們要認真去思索其實現的路徑,以及制定路線圖的。而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則是要轉變一個觀念。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時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五點要求,即后來我們常常提到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我們稱其為能源革命的“五大任務”。人們都記住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卻沒有記住能源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習總書記說得很清楚,就是要逐步擺脫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特別是要減少對煤炭的高度依賴,高資源消耗、高能源消耗的發展模式不能再持續下去。如果對能源革命的目標都不明確的時候,人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就不會是一個自覺的行動。
2015年習近平主席去青海考察,曾經題詞“光伏產業大有可為!”,實際能源行業對此知之甚少。2017年“十九大”習總書記作報告時提出一個能源的戰略方針“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可是當時的能源企業強調清潔、能源低碳發展大家提的少之又少,甚至到2019年還有人在強調火電裝機一定要做到多少萬千瓦。人們從思想上并沒有真正意識到要清潔、低碳,甚至在電視臺充斥著各種煤炭企業的廣告。習近平主席在寫給山西太原低碳能源發展大會的賀信中間有一句話:“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我們又有多少人聽進去了呢?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大家應該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我們不能一次次地忽視大自然的警告,這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