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補貼進入倒計時,風電搶裝明顯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指出,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截至2018年底的陸上風電存量核準項目必須在2020年底完成并網,總量約6000~7000萬千瓦,海上風電存量核準項目必須在2021年底之前并網,存量核準累計2200萬千瓦。開發商將加速建設其中部分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雖然無法全部搶裝,但未來1~2年內陸上和海上風電設備將迎來密集交付期。運營商投資動力將導致行業整體動能向上,帶動行業持續復蘇,這點在典型運營商2019年投資規劃中已有所顯現。總體來說,2019年風電行業運行良好,行業呈現持續復蘇態勢。
風機大功率、葉片大直徑趨勢明顯。補貼加速退出加快了行業平價上網進程,推動行業進一步降本增效,風機大型化、智能化成為行業未來發展關鍵。風機大型化可通過提高單機功率來提高機組的發電效率從而降低度電成本,目前風機大型化已經成為行業趨勢。
大葉片成為行業主流,葉片直徑逐年增大。目前行業對直徑120m以下的葉片需求量愈來愈少,140m以上直徑規格的葉片將逐步成為行業主流選擇,而通過提升葉片直徑,風機的發電成本也將顯著降低。
直驅技術引領行業,進一步提高效率。雙饋式風力發電機是一種繞線式感應發電機,為行業內早期普遍應用的技術,其風輪通過高速齒輪箱連接發電機的高速轉子。永磁直驅式發電機的轉子轉速低,無需齒輪箱進行變速與風輪連接。由于直驅技術省去了齒輪箱,減少了傳動部件,提高風機效率的同時,能夠大大降低風機的噪音和故障率,同時風機體積也因此減小,降低了運輸難度。此外,永磁直驅技術具備較強的電容補償、低電壓穿越能力,對電網的沖擊較小。
與雙饋式技術相比,直驅技術未來有更大的上升空間,其后續運維成本低廉并能適應低風速情況,可以在較大的風速范圍發電。預計未來直驅風機占新增裝機量的比重將持續上升。
光伏或將迎來搶裝爆發期
(一)2019年:光伏“競價+平價”元年
《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要求,對于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由地方按規定自行組織建設;對于需要國家補貼的新建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均應由市場機制確定項目和實行補貼競價。
2019年第一批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總裝機容量約1478萬千瓦。2019年擬納入國家競價補貼范圍的項目共計3921個,總裝機容量2278.8642萬千瓦;測算年度補貼需求約17億元。從項目類型看,普通光伏電站1812萬千瓦,占總容量比例為79.5%,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分布式光伏項目裝機容量466萬千瓦,占總容量比例為20.5%,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從補貼強度看,I類、II類、III類資源區普通光伏電站平均補貼強度分別為0.0663元/千瓦時、0.0381元/千瓦時、0.0749元/千瓦時。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