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大數據房價指數(BHPI)創始人鄒琳華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一些數據可以明確一點的是,各地方政府今年以來對于房地產調控次數多達200多次的背后原因,一方面,各地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限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穩定當地房地產市場的責任也相對增加。
此外,銀監會等監管部門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嚴格監控。當前,房地產金融風險仍是監管部門重點監控的對象。據不完全統計顯示,今年二季度以來,針對違規向樓市“輸血”的行為,多地銀保監局已經開出了多張罰單,對象涉及12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罰沒金額合計近900萬元。
從案由看,變相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土地儲備融資、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企業、向“四證”不全的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等是違法違規高頻事由。
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緊盯下,商業銀行對于房地產貸款態度仍偏審慎。目前,一些銀行授信的房地產項目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審批權限仍在總行。
“因城施策”成重點調控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由于當前地價、房價過快上漲,也引起了監管部門與媒體的廣泛關注。
從近兩個月來看,全國累計已經有十座城市被住建部點名進行房價預警!督洕請蟆方瞻l表題為《放棄房價上漲幻想踏踏實實做實業》的文章更是強調,“房住不炒”是方向,更是現實。對于房價要有正確的理性認知,要放棄幻想,踏踏實實做實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業內人士指出,最近2個月,多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再次出現明顯收緊,特別是海南、廣州、蘇州、合肥等地繼續針對房地產調控中部分環節加碼調控。年初至今,房地產政策依然是除信貸以外的政策微調越來越多,但整體政策基本面依然保持比較緊的狀態。
如何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遏制投機炒房等行為,還需要監管部門的合理引導。
隨著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以及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的部署,全國樓市嚴控也迎來“因城施策、分類指導”的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重要一環。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國新辦舉行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整體的房地產市場發展來看,還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總原則做好調控工作,最終做好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有業內觀察者認為,給地方政府亮紅燈,其實就是在“房住不抄”的大背景下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地方政府負主體責任的調控長效機制。
“中央不出臺統一的‘一刀切’政策,各地方政府可以‘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地調控房地產市場,這樣就不會產生共振的風險”。鄒琳華表示,穩地價和穩房價,首先,要在宏觀層面上,要把控好貨幣這一關保障不放水;其次,各地方政府要真正負擔起穩定房價的主體責任。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