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一樣,春節期間上海樓市表現依然清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調查獲悉,今年春節假期,上海樓市延續了2016年以來的慣例——沒有新項目入市,而二手房市場則更早進入“假期模式”,一些中介門店提前三四天歇業。
據多家機構統計數據,春節期間(2月4日到2月10日)上海全市共成交29套住宅,多集中在外郊環的遠郊區域。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由于春節期間網簽基本暫停,要看3月份的數據,才能反映出市場的真實狀況。”
春節成交29套遠郊房源
根據多家機構統計數據,春節期間上海全市共成交29套住宅,多集中在外郊環的遠郊區域,分別為閔行區成交17套、松江區成交7套、嘉定成交2套、松江2套、奉賢區成交1套。
從成交項目來看,有網簽記錄的項目共10個,其中閔行馬橋某項目簽約15套,青浦徐涇板塊一項目簽約量5套,佘山區域一項目簽約2套,其余項目均只有一套成交。據了解,這些項目成交均價多集中在3萬~6萬元/平方米,大多是年前最后一兩周集中推盤,因此有慣性延續。
在走訪過程中,一位在陸家嘴工作多年的白領小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工作后他與父母在內環內某小區同住多年,非常希望有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我想租房,買房實在買不起。”
小張和大多數本地青年一樣,多年來住慣了市區,到了適婚年齡才發現地段較好的住宅價格非常高。為了結婚,他不得不選擇能夠負擔的房子,克服了多年的通勤不便。
業內分析,上海市場在春節前曾有過一波搶收行情,并且入市項目多為剛需以及剛改類產品,某種程度提前釋放需求。與此同時,市場本身處于穩中有降的態勢,并且從近期一些信號來看,政策在短期內不會發生逆轉,在市場預期沒有發生改變的背景下,開發企業推盤動力不足。
“假期零投放也反映出,雖然成交有所恢復,但離正常水平還有一段差距。”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
春節過后,樓市供應也在快速“解凍”。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部分項目節前認籌完畢,2月12日起,上海近十個樓盤陸續認籌或開盤。
1月新房供應大減近七成
在春節前的1月份,上海樓市的銷供比達到近半年來的最高值。
機構2月14日發布的《上海市場研究月報》顯示,1月份上海商品住宅供應量40.29萬平方米,環比大幅減少68.44%;成交量52.79萬平方米,環比上漲4.62%。
上述報告還指出,上海商品住宅1月份銷供比為1.31,環比大幅提升227.5%。回顧2018年全年,上半年住宅銷供比大于1,市場表現為供不應求;下半年在持續調控和供應增加的雙重作用下,市場行情扭轉為供大于求;2019年開年1.31的銷供比為近半年來最高值。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