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出發,巨大的風力發電機和大片整齊的太陽能光伏板映入眼簾,是沿途最為壯觀的景象。登上黃河公司共和光伏產業園區瞭望塔環顧四周,一排排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謝小平介紹,近年來,公司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針對創新資源分散、要素聚集度低、協同創新不足等問題,進一步完善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創新驅動能力明顯增強,成為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3年間,僅光伏產業就獲得175項專利、注冊軟件著作權4項,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和企業標準49項,取得科研成果50項。”
據青海省有關負責人介紹,青海省在落實宣傳貫徹可再生能源法中,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青海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青海省鋰電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配套政策文件,依法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
清潔可再生能源讓荒漠戈壁煥發“綠色之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分別建成3739兆瓦并網光伏電站和850兆瓦水光互補電站,裝機規模均為全球最大;開工建設輸送全清潔電力的“青電入豫”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自可再生能源法頒布特別是2009年完成修訂以來,青海大力發展水電、光伏、風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積極融入國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開創了能源發展的新局面。
今年6月9日0:00至23日24:00,連續15天、360小時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的“綠電15日”行動在高原青海啟動實施。作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青海省再次刷新了全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據介紹,2018年,青海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2420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86%,新能源裝機首次超過水電裝機。“十三五”以來,青海省省級科技計劃共安排清潔能源領域科技項目45項,支持經費1.98億元。
如今,技術創新為青海發展可再生能源增添了內生動力。據了解,青海成立了青海省光伏產業科研中心,組建了6個重點實驗室,建成全國首座“百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證基地”和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目前,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填補了我國大規模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空白。
“把脈問診”法律實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逐步暴露出來。在青海,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一行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了解到青海省落實可再生能源法中遇到的一些階段性困難和問題,如資源優勢尚未充分發揮、清潔能源消納市場拓展受限制、藏區電力普遍服務負擔重、人力資源和科技創新能力仍然薄弱等。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