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務地產占比下滑之外,該領域內如物業租賃、物業經營等收入表現也不甚樂觀。2018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商務地產如物業租賃、物業經營的營業成本增速,較其營業收入大幅提升。同時,該領域內的毛利率也分別下降1.4%、0.15%。
易居中心總監嚴躍進向藍鯨房產表示,商務地產具有開發周期長,回款利潤慢的問題,對于金融街來說,類似數據下滑比較明顯,其實是和具體項目的操盤有關。其可售項目其實不多,所以往往可售項目入市的時候業績容易成長。但如果短期內沒有可售項目,單純靠租金等,業績容易波動。
踏錯節奏遭“高價地”拖累 住宅營造能力低下
事實上,對于依靠商務地產業務的艱難前景,金融街也不是沒有預料。金融街在2014年中報表示,因公司的發展定位所致,未來的擴展區域將是一線城市和1.5線城市,至于二線城市暫不考慮進入。也由此,金融街正式開展了其發展史的第二次轉型,大力開發住宅業務領域。
但住宅開發市場和商務地產市場的運作邏輯又不同,習慣于拿城市核心區位的金融街,把這一邏輯也運用到了住宅市場中。在住宅業務領域,金融街將自己定位于打造高端住宅,在各個城市黃金地段拿地的策略,卻使其住宅業務屢屢受挫。
藍鯨房產梳理發現,自2014年之后,金融街開始加大住宅地產比重,并向廣州、上海等北京以外的重點城市大量跑馬圈地。
2018年上半年,金融街在北京、天津、成都、武漢、重慶、廊坊、常熟、遵化等城市通過兼并收購、合作開發、招拍掛等方式獲取12個項目,新增項目權益投資額87.1億元,新增權益建筑面積176.3萬平米。
但在調控政策下,金融街的這一布局策略卻又一次踩中了限購雷區。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2018年上半年,金融街所進入的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蘇州等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平均降幅為13.7%;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平均降幅為7.9%,公司所進入城市銷售下滑明顯。
為了大力發展住宅業務,金融街拿核心地區“高價地”的策略,也為自身業績埋下了隱形炸彈。金融街入手的多宗地塊總價和單價溢價較高,如上海火車站北廣場三宗地塊的溢價率超過50%,廣州海珠區石崗路地塊的溢價更是高達85%。
2014年,金融街開發的廣州番禺區地王項目融穗瀾灣開盤售價最高到2.5萬元/平方米。但據媒體統計數據顯示,該項目平均售價約在2萬元/平方米,與1.14萬元/平方米的起始樓面地價相較,利潤空間并不大;2015年7月,金融街首次進滬拿地便以88.15億元奪下上海火車站北廣場以北地塊,問鼎上海2015年度單幅地塊總價地王。2017年8月,金融街以最高限價11.75億元競得佛山三水新城輕軌站北側一宗商住地,折合樓面價8090元/平方米,刷新三水最高樓面價記錄。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