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來勢洶洶,“5.31新政”似乎尚未將國內光伏行業帶入至暗時刻。
第一財經記者在2018鹽城綠色智慧能源大會的光伏產業發展論壇上了解到,5.31新政”之后,國內普遍持悲觀情緒的情況下,今年前7月新增光伏裝機達到31.3GW,接近去年全年53GW新增裝機的60%。
其中,7月新增并網裝機突破7GW,低于去年同期的11.2GW,高于2016年7月的5.2GW。其中,分布式并網達到3.2GW,浙江、江蘇、山西、河南等省份分布式光伏裝機量均超過300MW,自發自用工商業分布式項目成為市場的主要形式。
另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預計,今年光伏累計裝機容量有機會超過40GW。
“應該說(30GW)是一個非常不小的數字。可以說我們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光伏市場,而且很可能將會是我們歷史上(裝機容量)第二大的一個年份。”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
反映至企業層面,在“5.31新政”后,不少僅聚焦于國內市場的中小型光伏制造企業面臨停產、乃至破產的窘境。組件價格的下降,也使行業龍頭企業處于薄利的狀態之下。
“就大趨勢而言,光伏行業在5.31新政下會面臨優勝劣汰的過程。光伏行業此前保持的高歌猛進的態勢,導致風險的積累增厚。而出現反常式增長的原因在于,光伏行業是補貼下的政策性市場,市場是否出現波動與政策密切相關。”協鑫新能源戰投中心品牌部部長葉超在接受第一財經等采訪時表示。
葉超認為,新政之后出現的行業波動可以理解為是,從政策補貼期向市場化時期過渡的陣痛。接下來光伏行業進入市場調節階段,雖然也會出現反復的洗牌和波動,但應該會更具規律性,同時也更加溫和。”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8上半年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降,甚至跌破2元/瓦,半年降幅近30%。
“龍頭企業目前而言,還能夠維持生產經營,但如果長此以往,并不利于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持久的發展。”葉超表示。
記者在上述會議了解到,不少企業也在探討新政之后的主要業務模式,將探索綜合能源服務、開拓光伏運維市場、開拓去補貼市場、開拓海外市場、降本增效等列為主要業務模式。
但從更深的層面上來看,被關上了補貼之門的光伏行業還在等待通過電力市場化改革打開一扇窗。
業內觀點普遍認為,開拓平價光伏市場,一方面需要行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和電網移除行業補貼拖欠、電網接入難、融資難,非技術成本高等問題,而在體制機制方面也需要全面落實全額保障性收購、強制配額制、綠證、電力交易等創新政策。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