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看來,這一規模難以預測,就如同管理層推動無補貼光伏示范項目建設也的確面臨著諸多困難。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博士向筆者表示,“無補貼項目的推進主要取決于電站開發商和投資商能否盈利。”
長期從事光伏產業研究的分析人士向筆者介紹,各方想要在現階段推動無補貼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首先要進一步壓縮土地、并網及攤派、融資成本等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建設的非技術成本;而組件等關鍵設備價格也需要繼續下降,例如組件達到1.5元/W -1.8元/W,促進EPC價格低于3.75元/W水平;同時,無補貼項目是否可以考慮不設并網時間限制,給開發企業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間;而結合電改,特別是分布式項目,只有依靠市場化交易,增加收益,才能夠在短期內激發分布式無補貼項目的投資熱情。
事實上,“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部分地區工商業電價、大工業電價高于光伏標桿電價的情況,初步具備實現平價上網的基礎。”楊立友博士認為。正信光電營銷總裁李倩也向筆者表示,“目前領跑者基地均出現了中標電價比當地燃煤標桿電價還要低的情況,這說明目前技術先進、資源條件好的部分項目已經實現了上網側平價。那么全國范圍內的光伏項目何時可以實現平價,是大家都關注的問題。此次能源局意圖開展無補貼項目也是次試水。”
可以肯定的是,在管理層的引導下,無論是無補貼光伏發電示范項目,還是各地自行組織實施的無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必將促進制造成本的降低、高性價比產品的推廣、非技術成本的控制,并從而為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注入活力,最終帶動中國光伏早日邁入平價上網時代。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