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鋰鹽加工環節來看,盡管海外新礦山和國內配套鋰鹽廠的產能規劃激進,但不應低估資源-加工廠雙方的磨合難度、工藝壁壘、產品品質優化周期以及核心技術人員的培養周期。尤其在下游動力電池高鎳化趨勢下,鋰鹽需求將逐漸從碳酸鋰切換到氫氧化鋰,品質要求更高。
這也意味著,鋰加工環節將是鋰供應增加的瓶頸所在,當前能穩定生產、供應高品質鋰鹽的加工產能依然稀缺,新產線多待驗證,進而影響鋰鹽供給量。
值得一提的是,為保障長期資源供給安全性,國內正極材料、電解液乃至電池等中游環節正在著力增添“資源屬性”。
比如大型材料企業正通過各種方式,向上布局鋰、鈷、鎳等資源;一些電池龍頭和全球終端車企也開始直接與資源商談判、簽單鎖定“長期資源供給安全性”,導致中游環節未來在產業鏈中的議價力并不清晰。也即是說,中游及下游環節的參與,讓鋰鹽價格預測變得更復雜。
整體而言,新鋰資源項目的投產、新增產能(尤其是高端產能)投放的不確定性、中游及下游環節的資源鎖定等,令鋰行業的供需測算更加復雜。
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汽車電動化成長初期,鋰需求周期性成長的確定性仍強于供給端。在需求增長趨勢性向上的背景下,對于一個小金屬市場,供需環節的細微錯配以及采購雙方的預期變化,往往便有可能帶來較為顯著的價格彈性。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