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清潔能源裝機量和發電量較高,不能實現全部本地消費,就需要不斷擴大電力消納市場。打個比方,就像多建設公路,才能多運輸物資一樣,我們修建的疆電外送通道就好比高速公路。”±1100千伏特高壓新疆段業主項目部技術專責謝文說。
新疆大型能源基地與東、中部負荷中心的距離為1000千米—3000千米。±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經濟輸電距離長,輸電損耗低,大范圍配置資源能力強,適用于新疆電力外送等超遠距離的送電項目。
根據自治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疆電網調度口徑累計總發電量251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659.5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26.18%,其中可再生電力外送量161億千瓦時,占“疆電外送”總電量的36.6%。
“新疆裝機容量富余較大,受輸電能力、走廊資源的限制,現有的輸電通道已不能滿足大規模電力外送。第二條疆電外送通道即準東—皖南工程建成后,將推動新疆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推進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聯合外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促進新疆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謝文說。
綠色環保 改善東中部地區大氣環境質量
“準東—皖南特高壓工程是解決東中部地區能源環境問題的綠色工程。”謝文表示。
2014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聯合印發《關于印發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新疆等煤炭資源富集地區,按照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標準,建設大型燃煤電站(群);推進準東等9個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千萬千瓦級現代化大型煤電基地建設,加快重點輸電通道建設,加大向重點區域送電規模,緩解人口稠密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壓力。
近年來,我國東中部地區霧霾問題嚴重,能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華東地區人口稠密,能源資源匱乏,土地和環保空間嚴重受限,電力供需矛盾日益凸顯。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迫切需要加快發展區外來電。目前,華東地區燃煤電廠分布密集,嚴重超出環境承載能力。
建設特高壓輸電工程、大規模接納區外電力,是滿足華東地區電力需求增長并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根本途徑。
準東—皖南工程既可就近滿足皖南地區負荷發展,又能與東中部地區特高壓工程配合,利用皖南—南京—上海—浙北—皖南特高壓交流環網輸電能力向長三角負荷中心送電,安全穩定水平高,靈活性和適應性強。
疆電外送電網一頭連著西部北部地區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一頭連著東中部地區電力需求和霧霾治理。準東—皖南工程建成后可實現新疆風火打捆外送,準東—皖南特高壓直流配套風電520萬千瓦、光伏250萬千瓦,可減少煤炭消耗430萬噸,減少SO2排放4.07萬噸,減少CO2排放1034萬噸。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