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消納難,再次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一頭是西南水電大省、西北風電大省“發的出來,送不出去”,大量的清潔能源白白浪費;一頭是東部地區用電緊張的問題日益凸顯。如何滿足供需雙方的需求?近日,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大代表,從通道、儲能、體制三個層面探尋清潔能源消納的解決之道。
建設特高壓電網是通道保證
建設特高壓電網的建議今年又成為水電大省四川的全團建議。“對于特高壓輸電的意義,已經沒有爭論,四川代表團連續幾年把建設第四條特高壓通道作為全團建議,今年也不例外。”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經信委主任陳新有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7年四川電網棄水電量達到139億千瓦時,四川在建水電裝機還有3000萬千瓦,如果不盡早建設第四條川電外送特高壓通道,不但棄水現象無法解決,同時污染問題也會愈演愈烈。”陳新有的說法在環保部門得到了印證。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告訴記者,全國范圍內若缺乏科學合理的電力跨省統籌調度,將導致大量資產閑置和資源浪費,加重區域灰霾污染。
與四川面臨同樣情況的還有寧夏。寧夏新能源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到2017年年底,寧夏全區風電裝機達到942萬千瓦,光伏裝機620萬千瓦;到2020年,風電和光伏裝機將分別超過1100萬千瓦和1000萬千瓦。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許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清潔能源的比重能越來越高,但受制于消納能力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特高壓通道消納寧夏的風光發電。
送端有需求,受端也有期盼。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經信委主任謝志成表示,西電東送是中國地理條件、能源結構的必然選擇,把特高壓電網搭建起來是中國能源安全、西部清潔能源生產、東部清潔能源利用的必然選擇。他希望進一步優化能源發展布局,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以緩解東部地區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既然特高壓電網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們沒有理由不加速規劃、建設。”
增加儲能環節是技術路徑
除了建設特高壓通道,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另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是通過儲能增加電網調峰能力。對此,陳新有表示,要針對清潔能源特征,考慮到其不均衡性設置儲能環節,“比如,水電有豐水期和枯水期,通過梯級聯合調度,可充分利用儲能對電力進行時間和空間上的再分配,對區域電網調蓄,這是四川電網調峰調頻的重要支撐。要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改善電網的結構。另外,還應適當考慮其他方案,比如壓縮空氣儲能、氫儲能等。”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