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的下滑,組件出口市場的集中度繼續降低,新興市場(南美、中東北非)為主的遍地開花局面繼續發展。這說明了市場的分布在均勻化和去中心化,而且新興市場在加速發展這是一種態勢,其中的原因只有兩個:氣候變化和能源革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去年的出口量,大概下降了4-5成,下降幅度非常快。今年1-9月,對美國的組件出口僅為2533萬美元,同比下降89.8%,出口量僅為89MW。因此,特朗普500億也好,2000億也好,對我國光伏的影響,微乎其微。
綜上所述,我國光伏在全球市場的前景仍較為樂觀,雖然531新政迫使中國光伏產業出現轉折,但2018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預計35GW或以上,仍然是一個遙遙領先的世界第一大市場。
中國光伏產業未來展望
關于光伏產業的后續發展,王勃華秘書長將其總結為以下三個觀點:
第一、應該對國內市場,充滿信心。光伏產業可能暫時經歷了挫折,但是從長遠來看,國家還是大力支持光伏的。從光伏領跑者、光伏扶貧、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制定與實施,不難看出,國家正在引導光伏產業由原來的粗放式進入到如今的精細化發展;由原來的拼規模、拼速度、拼價格向拼質量、拼效益轉變;由依賴國家補貼向逐漸實現平價的轉變。
第二、我國光伏的制造業是全球性的。一定要立足全球的市場來考慮問題,要密切關注全球市場。其中,我國電池片海外產能大約已經有11GW,組件產能超過15GW,現在10幾個GW已經相當大了,歐洲一個州也不過幾個GW。但這也會衍生出新的問題,比如我國光伏的海外產能跟國內產能的競爭,以及國內會不會逐步的往空心化發展,或者實體經濟跑到國外去等一系列問題值得警惕。
第三、新政之后最重要的是轉變,轉變發展模式,由過去的擴大規模到現在的提質增效。從政策走向來講,無論從規模、成本、布局、還是從消納方面等,都是圍繞一個核心――提質增效。換言之,整個政策圍繞的中心目標已經從過去的拓展市場,轉變為注意發展節奏的提質增效。
中國光伏產業,在十幾年的起起落落中千錘百煉。我們可以從2012年的“荊棘”中開辟新出路,也能在531新政的洗禮中優化產能,以更加堅韌自信的心態站立著。
如今,2018的行業大砍即將邁過,中國光伏將會以全新的姿態,滿載希望,重新出發。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