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發布后,中國光伏迎來產業低谷,行業普遍預計2018年的新增光伏裝機在35GW左右,市場對光伏后期發展極為悲觀,中國光伏產業進入了迷茫期。
然而,隨著領跑者項目、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項目的快速推進與發展,中國光伏產業在今年1到9月依然取得了不俗成績。去補貼的過程是艱辛而漫長,但希望就在前方。
2018年11月2日,2018年中國分布式光伏大會主題論壇在江蘇無錫召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出席此次論壇,并作“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與展望”的主題演講。
演講中,他對2018年1-9月份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情況做了精彩總結并對未來我國光伏的發展形勢做出了展望。他表示,我國光伏產業正在由原來的拼規模、拼速度、拼價格向拼質量、拼效益轉變,降本提質增效才是未來光伏產業發展的關鍵。
王勃華秘書長的演講高屋建瓴,振奮人心,華夏能源網將其演講編輯整理(內容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以供讀者閱讀: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
今年已經過去10個月,這里面梳理了前九個月光伏發展情況。這九個月的時間,以“531”新政經為分界點,歷經兩種截然不同的過程。
我國多晶硅1-9月的產量不到18萬噸,同比增長不到5%;去年是24.2萬噸,增長速度接近25%。在上半年增速接近去年,但是531新政后的3個月一稀釋,變成了不到5%。
在硅片方面,這樣情況更加明顯,去年硅片的增長率,同比增長了41.5%,在上半年增速39%,與去年差不多,但把531新政后的3個月加上就變成了2.1%。
在電池片以及組件方面,也是同樣的。在組建環節,去年增長41.2%,今年上半年增長24%,把531新政后的3個月加上不到4%,這樣一個增長率,預計到了年底增長的幅度還要降低,甚至可能走向負增長。
在市場方面,能源局公布了1-9月的數字,我國光伏新增裝機34.5GW,其中集中式17.4GW,分布式17.14GW,集中式和分布式的裝機量各占50%。上半年,戶用光伏發展速度快于預期,但是531新政發布之后幾乎陷于停頓。
在產品的進出口方面,光伏的出口主要有三個環節:硅片、電池片、組件,這三個環節增長接近20%,這是近幾年最快的增長幅度。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硅片,電池片,還是組件,都在大幅度的降價。并且是一方面大幅度的降價,一方面出口額還在兩位數的增長,這說明我國光伏出口量的增長十分可觀。
其中,電池片和組件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接近25%,特別是組件,組件1-9月產量的60%都出口了,并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的出口量。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