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限牌城市,有較多的用戶選擇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的其他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速度遠不如預期。
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因素限制:
1. 新能源汽車(PHEV和EV)是個新鮮事物,用戶接受有個過程
2. 續航里程短,不利于用戶的遠程使用,只適合代步
3. 充電基礎設施少(城市),充電速度慢,使用便利性不佳
4. 即便有補貼,價格仍然不低,用戶購置成本高
5. 小毛病多,可靠性不如燃油車,電池壽命衰減快
新能源汽車在私人用車領域的推廣呈現兩頭熱,中間冷的局面。在高級車市場,特斯拉以長續航里程、酷炫的外形、豐富的功能一枝獨秀,引起高端人群的追捧,在低端車市場,以A00級別為代表的小型/微型電動車比較熱銷,許多用戶是拿來當有牌照的低速車開的(避免被交警查車)。而在用戶需求最大的A級車和B級車市場,電動汽車則明顯遇冷,體現了用戶還不是很愿意接受這類產品。
考慮到當前純電動汽車產品仍然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如續航里程、成本、充電便利性、充電速度、電池衰減、可靠性/安全性等,筆者認為,將來很長一段時間,應該在私人用車領域主推混合動力(H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乘用車,而不是主推純電動乘用車。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經承諾,2020年吉利銷售的汽車將有90%都是新能源汽車,吉利的規劃也是以HEV和PHEV為主,而不是以純電動為主。用戶需要的,并且能夠接受的產品,才應該是市場的主流產品。
所以,筆者預測2025年之前,私人用車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將以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主,2025年之后將逐步過渡到純電動或其他新興的技術為主。
預計私人用車領域的電動化進程將給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2億以上的需求,發展的高峰將會出現在2030年左右,并會一直持續下去。
三、總結
筆者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階段的預測,是基于四個不同的領域來展開的,并不是說這四個階段有明顯的先后順序,實際上這四個階段是同時展開的,只是因為用戶群體不同、產品特征不同、持續時間不同、市場規模不同,使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會呈現出明顯的波段性,每一個波段都會有數量級的躍升。
這四個階段,市場的主體也有很大的差異性。
在第一個階段中,市場的主體其實是地方政府(公交公司背后的實際控制人),是通過中央財政補貼、地方財政補貼和公交車運營補助共同構筑了市場需求的來源。
在第二個階段中,市場的主體是各類型的物流公司(民營的和國營的),需求的來源一方面是政策的倒逼(對燃油車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降低運營成本的迫切需求。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