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歐洲其他國家不同,北歐地區并未見到風電、太陽能發電由于成本下降而爆發式增長。包括水電的可再生能源已經占據了北歐電力供應3/4的份額。到2040年,近78%的電力供應仍將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導,其中水電獨大,占比67%。
最早到2030年,低成本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資源將占比15%,但是到2040年,由于機組退役或補貼不足,該占比將回落至11%。
2017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在滿足電力需求中的小時需求占比17%,到2030年將提升至24%。到2040年,這些資源占比將回落至2017年水平,以及在2030年,甚至2040年,單純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仍將無法滿足全部電力需求。
由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輸出超過需求而導致的棄風棄光問題,將不會成為北歐地區的能源問題。同時,作為一個風電、太陽能發電滲透率較低的地區,北歐的系統波動性也不會有所增加。
根據模型測算,2017年系統波動率上升曲線為8吉瓦/小時,下降曲線為6吉瓦/小時。這意味著北歐地區1/6的水電機組關停一小時。到2040年,最大上升曲線為5吉瓦,以及最大下降曲線3吉瓦,較目前水平下降37%~50%。盡管大量的水電資源非常適合處理北歐的系統波動需求,然而當系統出現波動,在遠離水電站的區域或者偶然出現的線路擁塞情況下,仍然需要本地靈活性資源進行調劑。
和其他歐洲電力系統不同,盡管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持續增長,但北歐市場保持相對穩定。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能力的增加相對較小,不會對現有發電機組的總體結構和運行產生重大影響。基于水電的占比,78%的可再生能源(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占比11%)不會產生系統波動性以及“棄風棄光”的情況,基荷電源將保持穩定的占比。
北歐地區的水文循環情況大致是,在冬季水的流入量最低,大部分水被凍結;春季和夏季,雪融化時,水流入量最高。相對在冬季電力需求高的時候,風力發電更高,夏天則較低。盡管分析的是北歐電力市場,但實際上,主要的水電資源還是存在與挪威和瑞士。這些資源使整個區域既能實現深度脫碳,又能引進可變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資源,而不會遭遇系統靈活性挑戰。
北歐的地域和資源優勢,使得其可以利用廉價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減少了對其他類型的容量和資源的利用——包括儲能技術(這其中假定北歐國家之間有很強的電網互聯關系)。事實分析表明,該地區有足夠的靈活的水電資源來處理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多變性,這為加強與英國和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的電網互聯提供了機會,以便北歐水電能夠為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可能達到更高滲透率的市場提供更多的靈活性選擇。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