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持續培育新動能
“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的‘雙突破’,并不意味著高枕無憂,也不意味著‘十三五’達到5%支柱性產業目標就能順利實現了。”采訪中一些專家理性地算了這樣一筆賬: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95%,2016年達到了4.07%,一年只增加了0.12,如果剩余4年還是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那么在“十三五”末顯然達不到5%,因此,文化產業發展仍然任重道遠,還要找到新的發力點,加速發展,為國民經濟提供新動能。
結合近日國務院對“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要求,專家們對如何增加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提出對策。從政府宏觀層面來說,要以改革優化環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減稅降費;更好適應新動能成長特點,完善新業態、新產業等標準,探索既有必要的“安全閥”和“紅線”、又能包容創新發展的審慎監管體制機制,使新動能健康成長。
從各個微觀主體來看,要增強主動意識和緊迫感,因地制宜,敢為人先,奮發有為,真抓實干,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力量推動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邁向中高端水平。